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氟硼酸的水解及其与硅质物质的反应速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熙  陈根强 《油田化学》1989,6(2):111-114
本文考察了温度、[H~ ]、[BF_4~-]对氟硼酸水解速度的影响和氟硼酸与硅质物质的反应情况,得到了氟硼酸的水解动力学方程。研究表明,在80℃以下,氟硼酸与硅质物质的反应速度较土酸低;采用氟硼酸酸化技术可望实现砂岩地层的深部酸化。  相似文献   
2.
面对世界各地日益增长的再生水反渗透处理研究、实践和发展需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20年12月发布了再生水反渗透处理领域的首个国际标准——ISO《再生水反渗透处理系统设计指南》(ISO 23070:2020).标准以保障再生水反渗透处理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为原则,针对再生水水质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水质设计...  相似文献   
3.
陈根强 《煤炭技术》2008,27(6):49-51
继电保护是煤矿供电系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传统电磁式继电保护的诸多弊端,对微机综合保护装置及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做了技术说明,介绍了杨庄矿中央变电所35 kV继电保护改造方案及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4.
杨庄矿主提升机电控系统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杨庄主提升机老TKD电控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确定改造方案,选用JTDK-ZN-O1S交流提升机电控系统进行改造,介绍了JTDK-ZN-O1S电控系统的技术特征,闸述了改造施工中的注意事项,简单介绍了使用维护方法。  相似文献   
5.
拓宽取代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在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活性的应用范围。首先通过Vilsmeier-Haack反应制备得到取代吲哚-3-甲醛类化合物(Ⅰ~Ⅴ);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化合物对5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的室内毒力。化合物Ⅰ~化合物Ⅴ对所测5种病原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毒力。其中化合物5-硝基-3-醛基吲哚(Ⅳ)和5-氰基-3-醛基吲哚(Ⅴ)对油菜菌核病菌表现出高于霉灵的活性,其相对毒力分别是霉灵的325倍和1.86倍。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对苯胺基嘧啶类杀菌剂嘧霉胺的抗药性状况。[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从河南省不同保护地中采集、分离的101株番茄灰霉病菌对嘧霉胺的敏感性。[结果]高抗菌株8株(7.92%),中抗菌株52株(51.49%),低抗菌株22株(21.78%),敏感菌株19株(18.81%)。[结论]河南省番茄灰霉病菌已对嘧霉胺产生不同水平的抗药性,各地应合理更换或轮换使用与嘧霉胺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以确保番茄灰霉病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7.
钙质砂岩地层的磷酸酸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磷酸的深部酸化机理。进行了磷酸酸化钙质砂岩地层的室内静态与动态模拟试验。介绍了磷酸酸化技术在中原油田的现场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磷酸酸化技术是实现地层深部酸化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2-(N-苯磺酰基吲哚-3-基)-3-N-酰基-5-苯基-1,3,4-噁唑啉类化合物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抑菌先导化合物。在0.1 g/L质量浓度下,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2-(N-苯磺酰基吲哚-3-基)-3-N-酰基-5-苯基-1,3,4-唑啉类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白菜黑斑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化合物14对所测5种植物病原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9和化合物14对小麦赤霉病菌、白菜黑斑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和烟草赤星病菌5种植物病原菌活性较好,其抑制率分别为15.69%~31.08%和16.28%~29.41%,表现出一定的广谱抑菌活性。初步拟定将这2个化合物作为进一步衍生修饰的先导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基于筛选试验结果明确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幼脲和茚虫威3种对牡丹刺蛾高效的杀虫剂,并对其田间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4.5~7.5 g a.i./hm2、25%灭幼脲悬浮剂112.5~187.5 g a.i./hm2和15%茚虫威悬浮剂22.5~31.5 g a.i./hm2防治牡丹刺蛾幼虫效果优良,药后1~7 d,防效分别为78.75%~96.27%、49.69%~98.34%、80.20%~97.42%,对牡丹无药害,对非靶标生物无不良影响。3种杀虫剂可作为牡丹刺蛾防治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10.
泡沫酸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起泡剂的复配、高分子化合物、醇类、酸浓度和温度对泡沫酸起泡能力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起泡剂的复配有利于泡沫酸的起泡与稳定,适当的醇类和高分子化合物能提高泡沫酸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