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1篇
  1983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70年   2篇
  1969年   1篇
  196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最近据报道,日本在列管式热交换器方面的设计,通过采用提高气体流速以强化传热过程,使总传热系数达到23~34仟卡/米~2·小时·℃,每日生产一吨硫酸所需传热面积仅5.4米~2,云云。这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个新动向。 我国热交换器设计K值一向取得较低。对于转化器内部换热的一般仅5~6仟卡/米~2·小时·℃;对于器外换热的亦不过为7~9仟卡/米~2·小时·℃。因此在某些定型设计中,每日生产一吨硫酸所需的换热面  相似文献   
2.
我厂硫酸一系统为两转两吸流程,经一年多运转考验,总转化率始终保持99.5%;热平衡和热稳定性良好;根本解决了整个生产过程(包括点火升温、故障性短期开停车)尾气的污染和烟害。我们的措施和体会:一、革新触媒分配,确保转化率达到要求两次转化流程总转化率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第一次转化的好坏。而第一次转化  相似文献   
3.
过去我厂沸腾炉按老规矩点火升温(即固定层控制含硫12—15%,微沸腾操作)时间要长达2—3小时,耗油120—150公斤,这主要是由于固定层含硫过低,不易点燃,发热量小,所以不得不依靠长时间的喷油燃烧而使整个固定层都加热起来,才能达到矿石的燃点。  相似文献   
4.
1966年,我国的两转两吸流程中间试验首先在无锡化工厂投入运转,随着上海硫酸厂也在1万吨装置上改革为两转两吸流程(1967年又改造为两万吨装置的规模);1969年2月,继无化、上酸之后,茂名化肥厂又成功地采用了两转两吸新工艺。随后有不少新老厂正在采用或将采用这一新工艺。通过生产实践的考验,两转两吸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种种优越性,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教导我们:“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年年如此,永远如此。这就是又红又专。”十多年来,我努力实践毛主席的这一教导,在又红又专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一九五八年开始搞硫酸工业。在党的关怀培养下,在工人群众的热情帮助下,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钻研科学技术。几年来,我三次通读了《毛泽东选  相似文献   
6.
我厂在1971年2月利用沸腾炉的部分余热(沸腾层共有五个冷却水箱,每个0.4×1.5=0.6米~2,只利用其中三个,余热量据实测为450,000仟卡/小时)搞成了一台自然循环式简易废热锅炉,日产低压蒸气(表压5公斤/厘米~2)13~16吨,解决了我厂长期以来解决不了的冰晶石生产溶液加热和氟硅  相似文献   
7.
湍动塔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气液接触设备,其特点为塔内栅板间放置少量轻质球,在高速气流的冲力和液体的浮力以及自身重力的互相作用下,在塔内作激烈的翻腾,形成气、液、固三相的剧烈湍动,从而不断更新气液接触面,大大提高了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8.
干吸塔的除沬层通常习惯采用粒度10—15毫米、高600—800毫米的焦炭层,这似乎已是传统的经验了。但焦炭层有下列几个缺点: 1.经使用一段时间后,焦炭粒表面被酸沫润湿,效率即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我国小硫酸工业主要以硫铁矿为原料。遍布全国各地的小硫铁矿和硫精砂资源,更是发展小硫酸的有利条件。然而在发展小硫酸过程中,有些同志,往往不大注意矿石的组分性质对制酸流程的影响,误认为凡是含硫铁的矿石都是硫铁矿,结果使生产造成了困难。  相似文献   
10.
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厂广大革命职工,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以焕发出来的冲天干劲,热烈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号召,发扬敢想、敢干、敢于创造的无产阶极革命精神,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使硫酸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现将已投入生产并经生产实践所考验的几项分别简介于下。 一、沸腾炉炒矿点火 过去沸腾炉点火采用喷油法,虽曾作过不少快速点火试验,但总免不了要放空,附近农作物常被熏死,不仅经济上受损失,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