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7篇
轻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1,4-丁二醇(BD)合成聚酯体系中引入其它共聚组分,制备了快速结晶的低熔点共聚酯热熔胶,其熔点约为70~120℃。由于熔点越低结晶性能越差,因此在合成聚酯热熔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改性,且对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酯热熔胶的熔点和结晶性能随DMT含量的增加而升高;二元醇体系的配比和含量对熔点和结晶性能有很大影响,当混合二元醇物质的量比为1时具有最低的熔点,BD/HD(1,6-己二醇)体系比EG(乙二醇)/HD体系的结晶速率快,BD/HD体系中结晶速率随HD含量的增加而加快。  相似文献   
2.
取代基及分子量对非离子型纤维素醚表面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Washburn的浸渍理论(Penetration Theory)和van Oss-Good- Chaudhury的组合理论(Combining Theory)及应用柱状灯芯技术(Column Wicking Technique),对几种非离子型纤维素醚,如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表面特性进行了测试。由于这些纤维素醚的取代基、取代度和分子量不同,所以它们的表面能及其组成部分有着明显的差异。数据说明,非离子型纤维素醚Lewis碱大于Lewis酸,表面自由能的主要成分是Lifshitz-van der Waals力。羟丙基的表面能及其成分都大于羟甲基。而在相同取代基和取代度的前提下,羟丙基纤维素的表面自由能正比于分子量;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表面自由能则正比于取代度,反比于分子量。实验还发现非离子型纤维素醚中的取代基羟丙基和羟丙基甲基的表面能似乎都大于纤维素的表面能,而实验证明所测试得出的纤维素的表面能及其成分的数据是与文献所吻合的。  相似文献   
3.
顾庆锋  宋顺林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13):3060-3062,3233
Apriori算法是挖掘关联规则的经典算法.在分析该算法的基础上,在实际项目应用当中,结合SQL的特点,提出Apriori算法在SQL中的改进算法-Apriori_Sql.应用Apriori_Sql算法只需扫描一遍数据库,在数据库临时表中建立原始数据库的压缩数据映射,实验表明该算法是一种高效的关联规则的挖掘算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滑石粉原位聚合对聚酯热熔胶非等温结晶性能的影响,并用Takhor方程和莫志深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新方程处理所得数据。结果表明:滑石粉原位聚合显著促进了聚酯热熔胶的结晶,提高了结晶速率,表现在结晶温度和结晶活化能大幅提高,当降温速率分别为5,10℃/min时,半结晶时间缩短50%以上。动力学分析表明:莫志深方程适合描述聚酯热熔胶的非等温结晶过程,在达到相同相对结晶度时,加入滑石粉的聚酯热熔胶所需降温速率更小,缩短了热熔胶涂覆后的冷却固化时间。  相似文献   
5.
应用电导方法研究了生姜成分从纤维素/聚乙二醇/生姜共混纤维中的缓释。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释放环境温度的升高,药物的释放愈加明显;但是当环境温度接近纤维本体玻璃化转变温度时,药物释放会受到抑制。生姜成分从药物纤维中的释放遵循零级、一级和二级并存的较复杂的动力学模型,但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零级释放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6.
利用植物资源研制了一种用于汽车空气滤清器中的共聚酯热熔胶,研究了其合成方法及植物基对聚酯热熔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基引入聚酯热熔胶分子链后,改善了普通聚酯热熔胶低温挠性、耐热氧老化性能,降低聚酯热熔胶的含水量,以及具有透明性和密度低的特性,有利于聚酯热熔胶的施胶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二甲基亚砜(DMSO)/多聚甲醛(PF)为溶剂,添加柿叶活性成分,应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得含柿叶提取物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研究了纺丝原液浓度、凝固浴温度、柿叶添加量对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纺丝原液质量分数在10%-12%,凝固浴温度在40-50℃,柿叶提取物质量分数在5%左右,纤维具有较好的可纺性,柿叶的添加使共混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DSC测试表明柿叶与纤维素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聚木糖表面能及表面能成分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washburn的浸渍理论(Penetration Theory)和van Oss-Chaudhury-Good的组合理论(conlbining Rules)及应用柱状灯芯技术(column Wicking Technique),对聚木糖(Xylan)的表面能及其分量进行了估算,结果发现,聚木糖具有较大的Lifshitz—van der Waals力,因此聚木糖的表面能大于纤维素;聚木糖的Lewis酸性力γs^ 仅是纤维素的50%,而其Lewis碱性力γs^ 为纤维素的55%。  相似文献   
9.
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的性能和特征,以及在聚氨酯预聚体、热塑性树脂、增粘树脂和添加荆等方面的一些技术进展,并对反应性聚氨酯热熔胶的国内外开发和应用状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