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正硅酸乙酯(TEOS)、氧氯化锆(Zr OCl2·8H2O)、无水乙醇(Et OH)和水为原料,四乙基溴化铵(TEAB)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模板剂,盐酸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无机复合膜。在锆含量不同的情况下,分别考察两种模板剂对无机膜涂膜液稳定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模板剂对膜性能(即渗透比和渗透通量)的影响。研究表明,两种模板剂均对溶胶的稳定性存在一定程度的作用,且在高锆含量下两者对稳定性的影响更显平稳些;模板剂能够显著提高膜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氧氯化锆(Zr OCl2·8H2O)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先驱体,乙醇(Et OH)为溶剂,四乙基溴化铵(TEAB)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Al2O3基体上制备Si O2/Zr O2复合无机膜。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综合分析了锆含量、提拉速度、浸没时间和模板剂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实验中各因素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锆含量模板剂提拉速度浸没时间。并就模板剂和提拉速度对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考察。  相似文献   
3.
赵庆祥  齐笑梅  杨璐  张克铮 《应用化工》2014,(11):2097-2100
溶胶-凝胶法是制备无机膜的一种重要工艺,通过自己的实验研究并参考相关文献,从溶胶性质、浸渍过程、干燥过程和焙烧条件等方面进行论述,主要从溶胶粘度、膜厚度、膜层间收缩速率和膜层间拉应力等方向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如何防止无机膜制备过程中膜开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作者采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分析法对SiO2/ZrO2复合溶胶的稳定性进行探究.重点考察ZrOCl2·8H2O、乙醇、DMF、pH、水等因素对复合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溶胶的凝胶时间随着锆含量的增加而变短,随着乙醇、DMF的增加延长;pH对复合溶胶稳定性影响很大,pH=2.6时比较适宜;复合溶胶的稳定性随着水量的增多而增强,随着配制温度升高而减弱,温度不宜超过30℃,保持在25~30℃.  相似文献   
5.
制备SiO2溶胶作为SiO2无机膜的涂膜液,以正硅酸乙酯(TEOS)、水为原料,乙醇(EtOH)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添加剂,盐酸(HCl)为催化剂。先后用正交实验法和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乙醇、水、DMF、pH值和配制温度对SiO2溶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影响因素中占权重最大;其次为水,随着水量的增大溶胶的稳定时间明显变长,比值在12~14;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溶胶稳定性的增长速率由快变慢,n(EtOH)/n(TEOS)保持在16~20;DMF对其影响不大;而配制温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中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6.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氧氯化锆(ZrOCl2·8H2O)为先驱体,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在Al2O3基体上制备了SiO2/ZrO2无机复合膜。重点考察了锆含量、浸没时间、涂膜方式对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锆含量的增大,渗透比达到最大值时的涂膜次数减少,采用高低锆浓度结合涂膜以及适当的浸没时间可以提高膜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