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027篇
  免费   7965篇
  国内免费   5403篇
电工技术   5885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841篇
化学工业   8659篇
金属工艺   4506篇
机械仪表   4639篇
建筑科学   5243篇
矿业工程   2780篇
能源动力   1926篇
轻工业   6905篇
水利工程   2303篇
石油天然气   2345篇
武器工业   951篇
无线电   700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28篇
冶金工业   2665篇
原子能技术   1392篇
自动化技术   10124篇
  2024年   354篇
  2023年   1125篇
  2022年   2598篇
  2021年   3390篇
  2020年   2376篇
  2019年   1896篇
  2018年   1854篇
  2017年   2241篇
  2016年   2017篇
  2015年   3000篇
  2014年   3717篇
  2013年   4496篇
  2012年   5380篇
  2011年   5509篇
  2010年   5067篇
  2009年   4946篇
  2008年   4959篇
  2007年   4736篇
  2006年   4275篇
  2005年   3412篇
  2004年   2709篇
  2003年   2168篇
  2002年   2304篇
  2001年   1864篇
  2000年   1317篇
  1999年   776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267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171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32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3篇
  1959年   15篇
  1951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将完全互补码(Complete Complementary Code, CCC)应用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雷达目标探测中,针对具有非零多普勒的多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广义普洛黑-修-莫尔斯(Generalized Prouhet-Thue-Morse, GPTM)序列和二项式系数加权的信号处理方法。该方法分别在发射端和接收端进行处理,在发射端采用GPTM序列设计方法调整脉冲的发射顺序,以降低由多普勒引起的距离旁瓣;在接收端通过二项式设计(Binomial Design, BD)方法为各接收脉冲加上不同权重,扩大目标多普勒附近的清洁区。为综合上述两次处理的优势,将两次处理得到的距离多普勒谱进行逐点最小化处理,得到最终的距离多普勒谱,然后进行有序恒虚警检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信号处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旁瓣抑制效果和多普勒分辨率,能够有效检测出非零多普勒目标。  相似文献   
2.
3.
4.
5.
Sheng  Mingming  Yang  Rongkun  Gong  Hongyu  Zhang  Yujun  Lin  Xiao  Jing  Jie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2022,57(10):5805-5824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With the extensive use of high-power electronic appliances, polymer-based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s with excellent thermal properties are utilized in the field of...  相似文献   
6.
曹辉林 《金属矿山》2022,51(2):231-236
针对赤泥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危害性大且利用率低等问题,以碱激发赤泥-矿渣基地聚物注浆材料为 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掺量的聚羧酸(PA)减水剂、醛酮缩合物(AKC)减水剂和萘系(N)减水剂对材料凝结时间、流动 性及强度等的影响,并通过 XRD、傅里叶红外光谱及 SEM 等设备对减水剂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减水剂增 强了材料的流动性但降低了材料的剪切应力;N 和 PA 减水剂能缩短材料的凝结时间,但 AKC 减水剂会延长材料的凝 结时间;N 和 AKC 减水剂能提高材料的强度,但 PA 减水剂会降低材料的强度;N 减水剂对材料的综合性能提升效果 更加明显,其最优掺量为 0. 7%;减水剂对赤泥-矿渣基地聚物性能提升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促进地聚合物凝胶的形成。 研究成果为拓展赤泥在工程上的使用途径和效率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医院建筑项目是非常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建设项目。传统的交付模式无法满足人们对医院建筑建设、运营方面的高要求,为此开展面向医院建筑项目的IPD模式应用研究。在对IPD模式发展现状整理的基础上,阐述医院建筑项目IPD模式的适用性。分析采用IPD模式的医院建筑项目特点,并以上海市某公立三甲专科医院项目为例,对IPD模式在国内的应用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8.
The design of highly stable and efficient porous materials is essential for developing breakthrough hydrocarbon separation methods based on physisorption to replace currently used energy-intensive distillation/absorption technologies. Efforts to develop advanced porous materials such as zeolites, coordination frameworks, and organic polymers have met with limited success. Here, a new class of ionic ultramicroporous polymers (IUPs) with high-density inorganic anions and narrowly distributed ultramicroporosity is reported, which are synthesized by a facile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using branched and amphiphilic ionic compounds as reactive monomers. A covalent and ionic dual-crosslinking strategy is proposed to manipulate the pore structure of amorphous polymers at the ultramicroporous scale. The IUPs exhibit exceptional selectivity (286.1–474.4) for separating acetylene from ethylene along with high thermal and water stability, collaboratively demonstrated by gas adsorption isotherms and experimental breakthrough curves. Modeling studies unveil the specific binding sites for acetylene capture as well as the interconnected ultramicroporosity for size sieving. The porosity-engineering protocol used in this work can also be extended to the design of other ultramicroporous materials for the challenging separation of other key gas constituents.  相似文献   
9.
回采工作面初采期瓦斯涌出不均衡,易出现瓦斯超限现象。针对新源煤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瓦斯涌出量大等特点,提出了小角度高位钻孔抽采治理初采期瓦斯的方法;2219工作面应用实践表明,初采期内,小角度高位钻孔抽采瓦斯纯量最高5.25m3/min,瓦斯抽采率64.02%,回风流瓦斯浓度最高为0.32%,上隅角最高瓦斯浓度0.96%,未出现瓦斯超限现象,取得了很好的初采期瓦斯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大幅提高钻井效率,针对9 000 m钻井深度对顶驱的设计要求,通过比较顶驱装置关键部分几种典型的结构,提出适合该型号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最优结构形式,为后续9 000 m钻井深度顶部驱动钻井装置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