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07篇
  免费   2532篇
  国内免费   1749篇
电工技术   2011篇
综合类   2156篇
化学工业   2337篇
金属工艺   1535篇
机械仪表   1310篇
建筑科学   1475篇
矿业工程   759篇
能源动力   473篇
轻工业   2239篇
水利工程   690篇
石油天然气   739篇
武器工业   242篇
无线电   218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67篇
冶金工业   952篇
原子能技术   378篇
自动化技术   3137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828篇
  2021年   1016篇
  2020年   738篇
  2019年   569篇
  2018年   554篇
  2017年   623篇
  2016年   520篇
  2015年   824篇
  2014年   1047篇
  2013年   1259篇
  2012年   1566篇
  2011年   1703篇
  2010年   1540篇
  2009年   1620篇
  2008年   1534篇
  2007年   1608篇
  2006年   1527篇
  2005年   1198篇
  2004年   952篇
  2003年   577篇
  2002年   560篇
  2001年   459篇
  2000年   370篇
  1999年   16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力系统维护是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应用智能算法的无人机电力巡检则为电力系统维护提供便捷。电力线提取是自主电力巡检以及保障飞行器低空飞行安全的关键技术,结合深度学习理论进行电力线提取是电力巡检的重要突破点。本文将深度学习方法用于电力线提取任务,结合电力线图像特点嵌入改进的图像输入策略和注意力模块,提出一种基于阶段注意力机制的电力线提取模型(SA-Unet)。本文提出的SA-Unet模型编码阶段采用阶段输入融合策略(Stage input fusion strategy, SIFS),充分利用图像的多尺度信息减少空间位置信息丢失。解码阶段通过嵌入阶段注意力模块(Stage attention module,SAM)聚焦电力线特征,从大量信息中快速筛选出高价值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背景的多场景中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3.
基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锭子弹性管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减振弹性管对下锭胆的支承弹性和锭子高速运动下的稳定性等性能的最优匹配效率,依据减振弹性管的等效抗弯刚度及底部等效刚度系数公式,利用MatLab数值分析软件构建弹性管抗弯刚度和底部挠度数学模型。首先,结合Isight优化软件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构建其近似模型,且使精度达到可接受水平,并以模型的关键结构参数弹性模量、螺距、槽宽、壁厚为设计变量,结合遗传算法对弹性管抗弯刚度和底部挠度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和Pareto前沿图,确定出减振弹性管结构工艺参数的优化方案。通过对优化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方案在保证减振弹性管弹性的同时,其底部振幅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4.
A new eight-node conforming quadrilateral element with high-order completeness, denoted as QH8-C1, i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First, expressions for the interpolation displacement function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for high-order completeness in the global coordinate system are constructed. Second, the displacement function expression in global coordinates is transformed into isoparametric coordinat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series of coefficients for the two kinds of displacement function expressions are found. Third, the displacement function expression is modified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s of nodal freedom and interelement boundary continuity. The key to the new element construction is the derivation of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expressions among 12 coefficients of element displacement interpolation polynomials in the global and isoparametric coordinate systems. As a resul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dratic completeness and interelement continuity is explicitly given, and a proof of the completeness and the continuity was conducted to theoretically guarantee the validity of the derivation results. Furthermore, in order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theoretical work, nine numerical examples were performed. The computation results from these examples demonstrate that QH8-C1 exhibited excellent performance, including high simulation accuracy, fast convergence, insensitivity to mesh distortion, and monotonic convergence.  相似文献   
5.
邹贤 《铜业工程》2020,(3):59-62
添加剂是铜电解精炼生产管理的最关键要素,合适的添加剂使用方案可以有效保障电解生产系统长期稳定。结合添加剂生产实践和其它电解厂添加剂管理优点,提出探索添加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保障和提升铜电解添加剂管理实效。  相似文献   
6.
介绍广东平海发电厂2×1000MW机组辅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保不进口污染环境的固体废物,针对某冒充铁精粉的进口固体废物,通过外观、成分、物相分析进行了系统的鉴别。确定样品主要为经研磨加工的氧化铁皮,属于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轧钢产生的氧化皮。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站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时上下表面不可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视频监控与故障分析系统,可直接监测转子表面情况。该系统通过视频监控获取图像,结合改进的Retinex算法对其进行处理,实现了以下2个功能:1)能分析积灰程度以判断转子堵塞 情况;2)与温度场融合实时显示转子表面热点分布以预防二次燃烧。该系统已应用于某600 MW机组,实现了在热态环境下对空气预热器转子积灰程度、热点分布、堵塞程度的估算与可视化,大大提高了空气预热器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反射面成型的复杂影响因素,提出平面桁架构建的定日镜面形支撑结构优化技术路线. 利用模拟仿真、数值计算和优化算法等方法,解析20 m2定日镜面形定义技术路线的4个组成环节:面形规格及宽高比、上弦杆的截面矩、平面桁架组间距的最优值、机加工中工艺控制要点的量化. 试制小型定日镜进行实验,分析光斑形状和能流密度分布特性,并与理想球面形光斑比较,两者的拟合优度大于0.98. 实验结果表明,当反射镜宽高比取1.2,上弦杆截面矩取40 000 mm4,桁架组间距取950 mm,上弦杆和斜杆的开孔公差小于0.9 mm时,反射面形的质量提升. 研究从原理和实践上证明了该优化技术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HEGF中CO井筒流动及扩散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能气体压裂广泛的应用于低渗透油气田,可以有效清除近井地带由于钻井、射孔和各种措施造成的污染和堵塞,达到油气井增产、注水井增注的目的。但最近一些低渗透油气田却出现了频繁的CO气体中毒事件,给油田及员工带来巨大的损失。针对这一现象,运用现场数据以及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方法首次通过对CO气体流动、扩散等的综合研究,建立了CO井筒流动及大气扩散模型。同时,也考察了井筒压力、气油比、风速、气体泄放速率、大气稳定度等主要因素对CO气体扩散的影响。通过现场实例计算,证实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此项工作的完成为建立监控系统提供基础技术依据,同时对合理、有效的开发油气田以及煤层气的开发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