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金属工艺   35篇
机械仪表   13篇
能源动力   19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用Co60放射同位素源对汽轮机高压汽缸等部件的焊缝探伤的方法,就如何提高检测灵敏度和放射同位素使用的有关安全防护措施作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计算机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金相测量方法,精确地测定了铸铁中的石墨尺寸、形状、以及分布的状况等,并显示或打印出测量结果。对于同一试样,可进行多视场的测量,因而比常规的金相法更具有统计平均的效果。另外,此方法还适用于碳钢中的珠光体含量、高温合金中的γ′相分布等的测量,也可用于测量金属断口韧窝的大小及分布。最后,还列举了几个常见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材料表面应力状态的X射线测量方法,研究了低碳钢交叉焊缝残余应力状态及其热松弛行为。结果表明,焊缝表面残余应力状态比较复杂,加热处理不但可有效降低应力幅度,对应力状态也产生一定影响。加热温度及时问是决定应力松弛的关键因素。在加热退火期间,Mises等效残余应力按幂指数方式松弛.并遵循蠕变机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挤压比和挤压温度对挤压铸造SiCw/L3 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挤压温度升高时, 晶须沿挤压方向定向排列程度基本未变, 而晶须的折断程度则减弱, 导致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提高; 当挤压比增大时, 晶须沿挤压方向定向排列程度增大, 晶须的折断程度也增大, 这两个决定强度的相反过程造成了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在挤压比为18∶1 时出现最大值。用修正的混合法则预测挤压态复合材料强度时, 必须增大基体对强度贡献部分的系数c* 。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x-射线同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导出变截面工件的最佳透照管电压,并在楔形试块上作了相应的试验。另外,通过简单的几何原理,解释了焦距对透照范围的影响。最后,列举了透照变截面工件的典型实例——大型汽轮机叶片拉筋接头焊缝的x-射线探伤。  相似文献   
6.
引起衍射线条宽化的不仅是微晶和第Ⅱ类(微观)应力,还有层错/孪生和位错。围绕着如何分离这种多(二、三乃至四)重宽化效应和如何求解微晶尺度、微观应变(力)、层错几率、层错密度和位错分布参数等,发展了一系列线形分析方法。从线形卷积关系、微晶-微应变宽化线形分析、微晶-微应力-层错宽化线形分析和微晶-层错-位错宽化线形分析共4个部分介绍了线形分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笔者近十年进行的某些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2Cr13不锈钢回火脆性的断口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镜及图像分析仪,对2Cr13不锈钢回火脆性断口进行了仔细地分析与测量,绘制出回火脆性与断口形貌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助X-射线应力仪,采用半高宽中点及高斯曲线定峰方法,测量SiCw/6061A1复合材料基体中的热错配应力,结果表明,高斯曲线具有较高的定峰精度,是复合材料X-射线应力测量中的理想定峰方法。  相似文献   
9.
SiCw/Al复合材料中SiCw的空间取向函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SiCw/Al复合材料中SiCw的平面取向函数与空间取向函数的关系,研究了压铸态及挤压iCw/Al复合材料中SSicw的平面间取向函数。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SiCw平面取向函数与空间取向函数存在明显差咖;其中空间取向函数代表复合材料中SiCw的实际取向分布状态,与复合材料中的各工异相符合。  相似文献   
10.
汽车悬架簧早期疲劳断裂原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同一种55CrSi钢但抗拉强度相差7%的两种钢制成的弹簧,虽经过同一台喷丸机床喷丸强化处理,但在疲劳抽检试验时发现,强度稍高的簧达到了规定的疲劳断裂寿命(N=4×105cycles)要求,而强度稍低者的疲劳断裂寿命为N=2.6×105cycles。制造者认为,材料的抗拉强度偏低是导致发生早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但是通过本文完成的大量试验及其分析表明,由于弹簧在线生产中喷丸强度的偏低、喷丸工艺欠稳定、以及喷丸质量监控的缺乏等所导致的组织结构强化效应的降低,是发生早期纵向切断型(LSF)模式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这一分析结果表明,弹簧的喷丸强化工艺不良,是导致发生早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只有正确地认识和恰当地运用喷丸强化工艺中的"显微组织结构强化机制",才有可能有效地避免弹簧发生早期纵/横向切断型(LSF/TSF)模式的疲劳断裂,从而制造出具有高疲劳断裂抗力的NTF模式疲劳断裂的弹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