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非对称电极点焊铝合金A6061与低碳钢Q235,观察接合界面区反应层形貌及分布等微观组织特征,探讨焊接电流、焊接时间与电极压力对熔核尺寸和接头抗剪力的影响。在接合界面上观察到反应层的生成,其厚度随界面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22 k A的焊接电流条件下获得的接头抗剪力达到5.51 k N。结果表明,在铝合金与低碳钢的电阻点焊中,不对称电极的使用有效地提高了焊接接头强度。  相似文献   
2.
利用湿化学法,并采取逐步加热脱除沉淀中四氢呋喃分子的方式,制备具有高离子电导率和低活化能的纳米多孔β-Li 3PS 4固态电解质。利用同步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拉曼光谱、氮气吸脱附和交流阻抗测试等手段研究不同处理阶段产物的形貌、结构和物相组成,并测试分析β-Li 3PS 4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多孔β-Li 3PS 4固态电解质比表面积为 28.3m 2·g -1 ,平均孔径约23nm,电化学测试表明该电解质在20℃下的离子电导率为1.84×10 -4 S·cm -1 ,活化能为0.343eV,电子电导率为1.3×10 -8 S·cm -1 ,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与金属锂负极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3.
对于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固态电解质是制约电池性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以四氢呋喃为反应溶剂,以P2S5,Li2S和LiI为反应原材料,采用湿化学法及后续真空热反应方法成功制备出Li7P2S8I固态电解质。通过同步热分析仪、粉末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所制备电解质样品的形貌、元素分布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分析。利用交流阻抗测试、循环伏安法和直流极化等手段研究了Li7P2S8I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性能。不同温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i7P2S8I固态电解质的最佳热处理温度为230℃,在此条件下的制备产物具有纳米多孔结构且组成元素分布均匀。电化学测试表明该电解质在25℃下的离子电导率为1.63×10-4 S·cm-1,活化能为0.388 eV,电化学窗口达到5 V,锂离子迁移数高于0.999。该电解质与锂金属组装的对称电池可充放电稳定循环>262次(525 h),表明以此方法制备的Li7P2S8I固态电解质与金属锂负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和化学相容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在黄河下游滩岸临界坍塌计算方法及超前预报技术研究与应用的课题中研究完成的.根据项目的特点,同时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结合国内现有通信技术发展以及河口管理局滩岸滩岸研究项目的应用情况,采用3G技术数据采集的理念,以达到可更加快速、有效、可靠的服务于滩岸坍塌实时监测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铝/钢难以焊接这一课题,研发了基于复合电极的电阻点焊新工艺,并对铝合金A6061与低碳钢Q235进行了点焊. 介绍了复合电极的设计、制造流程,观察分析了结合界面区反应层形貌及分布等微观组织特点,探讨了焊接电流对熔核尺寸和接头抗剪载荷的影响. 在结合界面上观察到了反应层的生成,其厚度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焊接接头熔核直径与抗剪载荷随焊接电流的增加而增大. 结果表明,在铝合金与低碳钢的电阻点焊中,镶嵌式复合电极的使用能够起到抑制界面反应层在焊点中央区域生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