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4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宋沙沙  桑圣峰  闻杨  莫志英  柯于军  林悦 《轧钢》2022,39(5):108-112
板形是冷轧带钢非常重要的质量指标,直接决定了产品的质量等级,同时影响着机组的生产效率和成材率。针对某1 420 mm酸轧机组生产的带钢出现中浪板形易导致连退产线出现带钢起筋的问题,介绍了酸轧机组的板形控制原理,分析了热轧原料凸度、热轧终轧温度、弯辊力控制模式、冷轧轧机中间辊辊形对带钢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钢中浪板形与热轧原料凸度和终轧温度密切相关;采用微中浪目标曲线自动控制时,带钢板形的边浪、中浪幅值都要小于手动控制模式;通过对冷轧机中间辊辊形进行优化,使其边部倒角更加圆滑过渡,能够有效改善边降过大的缺陷,同时板形控制效果也得到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小热轧原料凸度、提高终轧温度、开展板形自动控制以及优化中间辊辊形的措施,有效解决了冷轧带钢中浪大的板形问题,为连退生产运行稳定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在某三菱日立1 420mm五机架冷连轧机组上实现0.09mm极薄规格带钢的批量稳定轧制,基于轧机最小可轧厚度原理,简要分析了极薄规格带钢冷连轧的5个技术难点,即大压下率下的负荷分配,轧辊压靠情况下目标厚度的控制,轧制润滑控制,板形控制及轧制过程中的断带问题,连续轧制过程中带钢头尾稳定剪切过渡的问题。基于此,对轧机负荷分配控制进行了优化,增加F1、F2机架负荷,尽可能减小F4、F5机架负荷;提出了改善乳化液控制的措施;选用辊径φ385~φ390mm的工作辊及辊径φ480~φ490mm的中间辊进行合理配辊;采用大张力轧制模式;同时,开发了带头尾任意厚度自动切换虚拟FGC技术,实现了最薄0.09mm带钢的稳定生产。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影响首钢京唐公司1420酸轧生产线稳定运行的重要原料缺陷如翘皮、凹坑和折叠等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介绍了原料缺陷的监控设备表面检测仪和孔洞仪的工作原理。使用表面检测仪对酸洗后带钢质量在线检测,有效避免断带事故的发生;使用孔洞仪对轧后带钢质量在线检测,可避免孔洞流向后道工序造成不必要的生产损失。两组在线检测系统为保障产线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提到原料缺陷控制措施,为同类产线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乳化液的润滑机理,阐述了边界润滑、混合润滑、弹性流体润滑等润滑形式的内涵,及辊缝区的成膜特点,分析了首钢京唐1420酸轧因润滑问题造成的划伤、暗线及色差等典型的带钢表面缺陷。随着轧制速度的增加,辊缝区域中的油膜厚度也增加;但当速度超过一定值时,乳化液的油膜厚度将会随之下降。高速轧制下,乳化液的润滑形式为弹性流体润滑,其会使带钢处于自由变形的状态,容易产生塑性粗糙化,同时易在带钢表面产生划伤、暗线及色差等缺陷,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5.
刘学良  柯于军  潘东远 《轧钢》2019,36(1):46-50
针对冷连轧机组有时出现轧制力随着轧制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即轧制力与轧制速度关系的“反常”现象,分析了其产生原因,建立了前滑值、打滑因子、板形值与乳化液流量与轧制速度关系模型,形成一套适用于冷连轧机组乳化液流量和轧制速度的综合优化控制技术。采用该技术,在保证产品板形良好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控制前滑、防治打滑和避免“反常”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