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8篇
机械仪表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更新金属热处理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仅就奥氏体、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回火索氏体以及珠光体转变、贝氏体相变、马氏体相变等重要概念进行了分析和更新,力求发展热处理理论和技术。  相似文献   
2.
研究贝氏体相变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贝氏体相变动力学特征表明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成不是扩散过程,也不是切变机制。从共析分解到贝氏体相变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海湾区可以将贝氏体相变与共析分解完全分离,贝氏体铁素体形成的孕育期极短,转变速度比共析分解快得多。采用贝氏体钢进行了激光共聚焦显微图像的动态直接观察,观察到贝氏体在奥氏体晶界形核,向晶内长大,测得620℃的长大速度为275μm/s,温度降低时,长大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3.
选区激光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 SLM)具有高温度梯度、高冷却速度的工艺特点,成形涉及复杂的理化过程,对于组分比较复杂的高温合金,开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已成为制约SLM成形高温合金工业应用的瓶颈问题。本文对SLM成形高温合金的裂纹类型、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对后续的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以期对SLM成形高温合金开裂机理、裂纹消除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QUANTA-400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添加稀土和未加稀土的A6MOLY合金铸态组织和夹杂物进行了观察,并探讨稀土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A6MOLY合金中添加稀土后,魏氏组织减弱,晶粒有所细化,夹杂物的尺寸减小,形状由不规则变为圆粒状,分布趋于弥散。稀土的合金化作用改善了A6MOLY合金的铸态组织。A6MOLY合金中加入稀土,形成高熔点的稀土夹杂物。由于稀土的吸附作用及稀土夹杂物的非均质晶核作用,阻止了夹杂物的进一步长大,使夹杂物变得细小圆整、弥散分布。  相似文献   
5.
铸造热变形Nd-Fe-B永磁合金铸锭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d-Fe-B铸锭组织对于制造热变形Nd-Fe-B永磁材料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型号为ZEISS25CA的金相显微镜和型号为KYKY1000B的扫描电镜对铸造热变形Nd-Fe-B永磁合金的铸锭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冷却方式,Nd2Fe14B晶粒明显细化;固溶处理可以消除α-Fe.为进一步改进Nd-Fe-B铸锭的生产工艺进而最终获得高性能的热变形Nd-Fe-B永磁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未添加及添加镧、铈混合稀土的20Mn Cr Ni2Mo低合金耐磨铸钢,分别采用洛氏硬度计、电子万能试验机和电子式摆锤冲击试验机测定其力学性能,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并分析稀土对其铸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稀土使20Mn Cr Ni2Mo耐磨铸钢的硬度、抗拉强度和冲击吸收功(-40℃)分别提高了10.44%、5.95%和36.87%,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提高了40.49%和39.42%。添加稀土改变了20Mn Cr Ni2Mo耐磨铸钢的铸态组织,由粒状贝氏体变为粒状贝氏体+少量下贝氏体,且稀土使粒状贝氏体组织中岛状物尺寸有所减小;添加稀土也改善了20Mn Cr Ni2Mo耐磨铸钢的断口形貌,使断口处有韧窝出现。  相似文献   
7.
针对未添加稀土和添加不同量La、Ce稀土的低合金耐磨铸钢铸态试样,采用金相显微镜、QUANTA-400环境扫描电镜和JEM-2100透射电镜对其铸态组织、微观亚结构及原始奥氏体晶粒大小进行观察分析,探讨稀土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未添加稀土时,试验钢的铸态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当La、Ce稀土总量为0.0092%时,有少量下贝氏体出现,随稀土含量增加到0.0320%,下贝氏体量增多,并且有板条马氏体出现;透射电镜观察表明,添加稀土可以增大铸态组织中的位错密度、细化试验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并使晶粒也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8.
正亚结构是影响钢性能的重要因素。过冷奥氏体的转变产物,如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等均存在亚结构,但亚结构类型、数量有所区别。过冷奥氏体的转变产物是逐渐演化的,亚结构也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珠光体由铁素体和碳化物两相组成,其亚结构主要是亚晶、位错,但位错密度较低。贝氏体由贝氏体铁素体(BF)、渗碳体、残留奥氏体等相组成,BF中的亚结构是亚单元、较高密度的位错、有时出  相似文献   
9.
6.4 马氏体临界晶核尺寸及形核功 6.4.1以往有关马氏体晶核的计算[1]  相似文献   
10.
研究贝氏体组织的回火转变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贝氏体回火时将发生一系列的转变,贝氏体铁素体中形成碳原子偏聚区,析出碳化物,发生回复,内应力将消除。回火温度升高时,碳化物在位错线处形核-长大,发生聚集球化。在400℃以上回火时,残留奥氏体发生分解。M/A岛也发生转变。回火产物为回火托氏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