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3篇
  免费   468篇
  国内免费   446篇
电工技术   310篇
综合类   461篇
化学工业   596篇
金属工艺   317篇
机械仪表   308篇
建筑科学   266篇
矿业工程   127篇
能源动力   82篇
轻工业   481篇
水利工程   101篇
石油天然气   195篇
武器工业   40篇
无线电   32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59篇
冶金工业   161篇
原子能技术   105篇
自动化技术   45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03篇
  2011年   319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197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normal levels of glutathione, a cellular antioxidant, can lead to a variety of diseases. We have constructed a near-infrared ratiometric fluorescent probe to detect glutathione concentrations in biological samples. The probe consists of a coumarin donor, which is connected through a disulfide-tethered linker to a rhodamine acceptor. Under the excitation of the coumarin donor at 405 nm, the probe shows weak visible fluorescence of the coumarin donor at 470 nm and strong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of the rhodamine acceptor at 652 nm due to efficient Forster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FRET) from the donor to the acceptor. Glutathione breaks the disulfide bond through reduction, which results in a dramatic increase in coumarin fluorescence and a corresponding decrease in rhodamine fluorescence. The probe possesses excellent cell permeability, biocompatibility, and good ratiometric fluorescence responses to glutathione and cysteine with a self-calibration capability. The probe was utilized to ratiometrically visualize glutathione concentration alterations in HeLa cells and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larvae.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菊花主题花展(菊花展览)是最重要的赏菊形式,对我国3种主要类型的菊花展览,即综合性菊花展览(中国菊花展览会、国际博览会菊花专项展和各级城市菊花展)、菊花专类园和菊花花田花海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菊花展览在促进菊花产业发展、弘扬菊花文化、服务生态文明及美丽乡村建设、加强菊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我国菊花展览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应用试井方法,提出一套比较切合实际的小块气藏动态特征综合评价方法,推导出水驱气藏水侵量的计算公式,编制了天然气高压物性参数计算和气藏稳产年限预测等程序软件。  相似文献   
4.
VB中实现打印功能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在VB开发的应用程序中,实现打印功能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包括:①打印窗口;②通过PRINTER打印;③利用数据报表进行打印;④将打印内容传送于Office组件的Word或Excel,通过Word、Excel打印.同时列出了相关的程序格式.  相似文献   
5.
高质量ZnO薄膜的退火性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LP-MOCVD中,我们利用Zn(C2H5)2作Zn源,CO2作氧源,在(0002)蓝宝石衬底上成功制备出皮c轴取向高度一致的ZnO薄膜,并对其进行500℃-800℃四个不同温度的退火。利用XRD、吸收谱、光致发光谱和AFM等手段研究了退火对ZnO晶体质量和光学性质的影响。退火后,(0002)ZnO的XRD衍射峰强度显著增强,c轴晶格常数变小,同时(0002)ZnOX射红衍射峰半高宽不断减小表明晶粒逐渐增大,这与AFM观察结果较一致。由透射谱拟合得到的光学带隙退火后变小,PL谱的带边发射则加强,并出现红移,蓝带发光被有效抑制,表明ZnO薄膜的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采用延迟破胶技术,在压裂施工过程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胶囊破胶剂,利用它的延缓释放特性,使植物胶压裂液耐温、耐剪切稳定性增强,并且可以在不造成压裂液的流变性、滤失性和携砂性等过早丧失的前提下高浓度使用胶囊破胶剂。该技术与常规破胶技术相比,延缓释放率达50%,能更有效地清除液体残渣,减少压裂液对储层的伤害。同时由于有延缓破胶的特性,放喷采用相应的措施,可以降低支撑剂沉降速度,形成较好的沉砂剖面,提供高的裂缝导流能力,并且可以降低滤饼和压裂液残渣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要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技术要求、加快施工速度 ,关键是要解决好高层施工中的模板、钢筋、脚手架搭设以及轴线的竖向传递等几项技术 ,通过工程实践对这几项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 ,该技术既满足了施工高层建筑的要求 ,又取得了降低工程成本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稠油黏度高、密度大、驱替效率低,常规方法开采困难等问题,开展了稠油开采装置研究。介绍了全液压稠油开采装置在原油开采过程中的加热功能,分析了采油装置系统井下流体流动及传热过程。结合理论研究方法和热力学计算,建立了井下流体热交换的物理和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矫正和求解。以实际油井参数和液压油的流量、温度为输入参数,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井下热交换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改进了已获得的热交换理论方程和模型,并得出了原油的产量与液压油的输入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温提采原油所需要的最小液压油输入量。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不同井况和不同输入状态下的流体传热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单壁纳米碳管/纳米铝基复合材料的增强效果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半连续氢电弧法和活性氢等离子蒸发法分别制备出单壁纳米碳管(SWNTs)和纳米A1粉体,然后用提纯后的SWNTs和纳米A1粉体制备出SWNTs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2.5%、5.0%、7.5%和10.0%的单壁纳米碳管/纳米铝基块体复合材料.SWNTs对高强度纳米A1基体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当SWNTs含量小于5.0%时,材料的硬度随着SWNTs含量的提高线性上升.其中5%SWNTs和纳米A1的复合增强效果最好,其硬度可达2.89GPa,大约是粗晶A1(0.15GPa)的20倍.当SWNTs含量超过5.0%时,增强效果开始缓慢的下降.讨论了单壁纳米碳管增强纳米铝基复合材料的强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用氢化物气相外延 (HVPE)方法在Si(III)衬底上成功横向外延生长出晶体质量较好的GaN薄膜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的研究结果表明 ,横向外延区域GaN的位错密度明显减小。由于SiO2 掩膜腐蚀角的不同 (分别为 90°和 6 6°) ,导致了横向外延GaN材料一些独特的微观形貌。微区拉曼光谱由数百条拉曼散射曲线组成 ,每一条曲线有三个振动模 ,分别对应Si振动模式 (5 2 0cm- 1) ,E2 模式 (5 6 6cm- 1)和E1(LO)模式(732cm- 1)。在垂直条纹方向 ,峰位和峰宽没有明显的变化 ,而峰强约 5 μm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