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31篇
综合类   33篇
化学工业   46篇
金属工艺   60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11篇
轻工业   23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58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70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次瀚林  王先恺  董滨 《净水技术》2021,40(6):77-82,99
碳足迹分析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技术能耗评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文中采用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提供的方法,对干化-焚烧、深度脱水-干化-焚烧、厌氧消化-深度脱水-干化-焚烧3种基于焚烧的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路线进行碳足迹分析.结果表明,污泥干化-焚烧技术路线净碳排放量最低.厌氧消化虽然是污泥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我国污泥有机质偏低,污泥单独厌氧产气率低,沼气利用产生的能量不足以弥补该过程的消耗.污泥干化和脱水环节产生的碳排放量较大,因此,优化热源、减少药剂使用可以实现碳减排;另一方面,推行污泥与城市有机固废高效协同厌氧,提高沼气产率,增加碳汇,也可以减少总的碳排放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6063铝合金的韧性断裂机制, 通过一系列韧性断裂试验观察6063铝合金不同应力三轴度试件的韧性断口形貌. 结果表明:应力三轴度越高,孔洞的形核、长大、汇聚越快,孔洞更大更深. 不同应力三轴度下主导试件韧性断裂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缺口圆柱拉伸试件断裂由韧窝断裂主导;凹槽板拉伸试件断裂由韧窝断裂与剪切断裂共同主导;圆柱扭转试验断裂主要由剪切断裂主导,并且试件表面存在部分韧窝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3.
2×4 MIMO-OFDM系统中K-Best检测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贝尔实验室V-BLAST结构构建了2×4 MIMO-OFDM系统模型,并确定了该模型下K-Best算法的K值。之后对K-Best检测器进行了硬件架构设计,采用Xilinx Virtex-5芯片对所设计检测器加以实现,并给出检测器资源消耗和时钟频率等性能指标,最后通过仿真验证检测器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参数未知的高阶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反馈抗饱和控制方法,并进行了状态反馈抗饱和控制吸引域估计.利用反馈控制思想,借助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出了相应的状态抗饱和反馈控制器,并借助于Matlab进一步求出了控制器的参数.将所设计的抗饱和控制应用于Duffing混沌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甘肃省坪定金矿含金、砷高、金部分地赋存于脉石、脉石为碱性、属于难选难冶矿的特点,提出了氨水脱砷-石灰加压氧化-氰化新工艺.当原矿含金8.7g/t及13.0%砷时,砷可脱除95%,金可浸出85%.技术及经济指标预计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人体骨架的动态变化对于动作识别具有重要意义。从关节轨迹的角度出发,部分对动作类别判定具有价值的关节轨迹传达了最重要的信息。在同一动作的每次尝试中,相应关节的轨迹一般具有相似的基本形状,但其具体形式会受到一定的畸变影响。基于对畸变因素的分析,将人体运动中关节轨迹的常见变换建模为时空双仿射变换。方法 首先用一个统一的表达式以内外变换的形式将时空双仿射变换进行描述。基于变换前后轨迹曲线的微分关系推导设计了双仿射微分不变量,用于描述关节轨迹的局部属性。基于微分不变量和关节坐标在数据结构上的同构特点,提出了一种通道增强方法,使用微分不变量将输入数据沿通道维度扩展后,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与评估,用于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结果 实验在两个大型动作识别数据集NTU(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RGB+D(NTU 60)和NTU RGB+D 120(NTU 120)上与若干最新方法及两种基线方法进行比较,在两种实验设置(跨参与者识别与跨视角识别)中均取得了明显的改进结果。相比于使用原始数据的时空图神经卷积网络(spatio-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ST-GCN),在NTU 60数据集中,跨参与者与跨视角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1.9%和3.0%;在NTU 120数据集中,跨参与者与跨环境的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5.6%和4.5%。同时对比于数据增强,基于不变特征的通道增强方法在两种实验设置下都能有明显改善,更为有效地提升了网络的泛化能力。结论 本文提出的不变特征与通道增强,直观有效地综合了传统特征和深度学习的优点,有效提高了骨架动作识别的准确性,改善了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REACTIONSOFPYRITEINCATALYTICALOXIDATIONACIDLEACHINGSYSTEM¥Xia,Guangxiang;Tu,Taozhi;Yang,Hanlin;Shi,Wei(InstituteofChemicalMet...  相似文献   
8.
继举世瞩目的广东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又已成为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天津滨海新区港口区域的景观建设,不仅是塑造港口城市优美环境和独特景观的需要,也是实现港口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需要。本文运用城市规划、港口规划、景观生态学等基础理论,从多角度分析国内外著名港口城市景观实例,并概括总结出塑造天津滨海新区港口区域景观规划三个原则和四个要素。  相似文献   
9.
Engineered functional neural interfaces (fNIs) serve as essential abiotic–biotic transducers between an engineered system and the nervous system. They convert external physical stimuli to cellular signals in stimulation mode or read out biological processes in recording mode. Information can be exchanged using electricity, light, magnetic fields, mechanical forces, heat, or chemical signals. fNIs have found applications for studying processes in neural circuits from cell cultures to organs to whole organisms. fNI-facilitated signal transduction schemes, coupled with easily manipulable and observable external physical signal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This enticing field is rapidly evolving toward miniaturization and biomimicry to achieve long-term interface stability with great signal transduction efficiency. Not only has a new generation of neuroelectrodes been invented, but the use of advanced fNIs that explore other physical modalities of neuromodulation and recording has begun to increase. This review covers these exciting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fNIs that rely on nanoelectrodes, nanotransducers, or bionanotransducers to establish an interface with the nervous system. These nano fNIs are promising in offering a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high target specificity, and high communication bandwidth by allowing for a high density and count of signal channels with minimum material volume and area to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chronic integration of the fNI to the target neural tissue. Such demanding advances in nano fNIs will greatly facilitate new opportunities not only for studying basic neuroscience but also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various neurologic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10.
针对混沌ADVP(范德玻—杜芬)系统,进行了T-S模糊建模和模糊控制器设计,实现了系统的稳定。在用T-S模糊模型精确重构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反馈同步思想和极点配置方法,基于并行分布补偿(PDC)技术,进行了控制器设计。整个设计过程只需在模糊模型基础上作极点配置,简化了计算,得到了简单且易实现的控制器。仿真表明,受控系统能够快速达到收敛,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