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8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Σ-Δ调制器的基本原理,将Σ-Δ调制技术应用于微加速度计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微加速度计,建立了系统模型。并对系统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基于该技术的微加速度计系统在工作频段内噪声能够得到有效的消除,且具有近似的线性相位。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目前将转向助力系统与转向传动机构分开设计、采用平面投影模型及对转向助力系统采用经验设计的缺陷,根据实车结构,建立了转向传动机构的空间模型,进行了转向传动比的计算;将所有转向轮的转向阻力矩及二轴助力缸输出力矩都折合到一轴摇臂处,与转向器输出力矩比较,并对系统进行流量分析;最后开发了转向助力系统仿真软件,将转向助力系统的力特性计算及流量分析集成在一个软件中。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转向传动机构的空间模型,提高了转向助力系统分析的精度;转向助力系统仿真软件,实现了变参数分析,为进行多轴转向助力系统的匹配提供了方法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调制器的基本原理,将∑-△调制技术应用于微加速度计系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微加速度计,建立了系统模型.并对系统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表明基于该技术的微加速度计系统在工作频段内噪声能够得到有效的消除,且具有近似的线性相位.  相似文献   
4.
立体轨道交通系统的车辆调度方法还未见报道,已有车辆调度算法的实时性较差。针对立体轨道交通车辆的调度问题,研究了一种结合高、低频车站判定的订单分配算法和一种结合时间窗的Dijkstra路径规划算法,即智能调度算法,以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首先,使用订单分配算法为订单选择合适的执行车辆,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其次,在订单分配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了高、低频车站的判定,提前给高频车站调度车辆,以保证供需平衡。然后,将普通Dijkstra算法和时间窗判断相结合,以实现多车辆的无冲突路径规划。最后,对OpenTC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并进行了调度算法的仿真。结果表明,当有乘客叫车时,若只有订单分配算法,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为8.043 s;结合高、低频车站进行车辆提前调度后,平均等待时间降到了5.724 s,每位乘客减少了2.319 s的等待时间。路径规划时,无论是普通的Dijkstra算法还是结合时间窗的Dijkstra算法,规划耗时都在1 ms以内,而结合时间窗的Dijkstra算法在只增加约0.1 ms耗时的情况下,解决了车辆的路径冲突问题。研究的智能调度算法减少了乘客的等待时间,提高了车辆的运行效率,实时性好,能满足立体轨道交通车辆的调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重卡双前桥转向摇臂机构的优化设计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重卡双前桥转向摇臂机构传统单目标优化方法考虑因素的不足,提出了以二轴左轮转角误差最小、转向杆系与悬架运动的最大干涉量最小、左右转向力不均匀性最小为综合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车轮转角误差模型通过将摇臂机构拆分的方法得到,悬架与转向杆系的干涉模型通过建立转向直拉杆与悬架的空间运动模型得到,左右转向力不均匀性通过计算转向传动机构传动比得到。优化结果证明,多目标优化方法优于传统优化方法,有利于减小转向轮的磨损、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及转向轻便性。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二阶∑-△调制器的基本原理,将∑-△调制技术应用于微加速度计系统设计,运用冲激响应不变法,建立了系统的离散时间模型。采用最小均方方法,将量化器等效为线性增益与量化噪声的叠加,建立了系统的准线性模型。对系统的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该技术的微加速度计系统在工作频段内噪声能够得到有效的消除。  相似文献   
7.
针对非独立悬架与转向传动机构空间运动干涉平面分析方法的不足,文中基于整车实际设计参数的空间位置坐标建立了干涉分析的空间模型,并对这种模型进行了解析研究.结果与实车测量干涉量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空间模型的精确性,这对于提高转向系统结构优化的精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装载机驱动桥作为大型复杂结构件,进行足尺疲劳试验成本高且子样数少,无法满足经典统计方法样本容量的要求。为此,提出一种针对极小子样试验的GM-Bootstrap组合评估方法。先利用GM预测模型对小子样试验的试验样本进行扩充,再采用Bootstrap方法对扩充后的样本进行评估,得到未知参数的估计。通过GM-Bootstrap方法对装载机驱动桥可靠性评估结果与半经验法的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评估结果的可靠性,为成本昂贵的大型复杂结构件的可靠性评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情感设计中本能、行为、反思的解析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情感设计理念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从通过介绍唐纳德·A·诺曼对情感设计提出的本能、行为、反思3个层次设计,研究不同层次的情感在用户与产品之间表现的特点,探讨不同层次的情感设计方法。结论针对优秀产品案例进行探讨,总结归纳了产品设计中情感设计表现方法的运用,详细分析了3个层次的情感设计表现方法是如何在产品设计中激发用户与产品的情感互动的。最后提出了设计师应该把握的设计方向,为以后的设计活动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轮腿式机器人越障动力学建模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一种具有多种驱动模式的轮腿式机器人的越障动力学问题.首先描述了机器人爬越垂直障碍的 过程,进而构建了越障过程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可以体现各电机输出转矩之间的关系以及运动状态、重心分布等 影响因素.通过对整个过程的分析,确定了驱动系统中两种电机输出力矩的极限状态,并分析各因素对其最大输出 力矩的影响,最后给出了机器人最大越障高度的计算方法.上述结果可为提高机器人的复杂环境适应能力提供理论 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