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6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品设计中用户需求的系统化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品设计师来说,用户需求分析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本文分析了用户需求对产品设计内容的决定性作用,提出了用户需求的分类和系统化分析方法,并以不同实例说明了用户需求的系统化分析方法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河北某数据中心的用能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及核算,并设计了分布式能源冷电联供方案,通过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为某数据中心进行冷电联供,可保障某数据中心用能安全和降低能源费用,减少污染排放,并将传统供能方式作为比较对象,从经济效益、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以煤焦颗粒和高温煤沥青为原料制备高纯石墨,测试并分析了其微观结构和主要物理性能,将其应用于多晶硅制备工艺的还原炉,发挥夹持硅芯、有效导电和传热作用,探索提升还原炉内生产可靠性和石墨组件复用率的措施.结果表明,高纯石墨试样结构总体较光滑,在不同尺度下局部和整体均展现出良好的结构相似性.制备的高纯石墨材料具有突出的物...  相似文献   
4.
将Taguchi技术和注射模CAE相结合,通过两次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了成型工艺参数对塑件翘曲量的影响,并以塑件翘曲量作为考察结果对成型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对所选参数,熔体温度和保压压力对塑件翘曲量影响高度显著,注射时间显著,其它参数影响甚微,且在实验范围内,塑件翘曲量随着熔体温度和保压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手握式工具的人机关系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涛 《广西轻工业》2010,26(11):60-61
基于人机工程学理论基础,通过对手和手握式工具的充分认识,对手握式工具在设计中的人际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抓握方式的不同把手握式工具分为掌握式工具和指握式工具,并通过实验的方法对掌握式工具和指握式工具的人机关系设计原则进行了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细分网格曲面上,用最短哈密顿回路法通过连接网格节点去寻找最优路径,以形成填充曲线刀具路径。将空间曲面细分成有限四边形网格后,结合无向网上最短哈密顿回路求解算法,通过构建代价树的方法求解最短路径。应用了邻接矩阵的形式描述图形,及基于矩阵法数据存储的度数消减算法判断和处理图形,构建了空间网格曲面上最短哈密顿回路生成算法。通过一个曲面填充实例验证了构建算法的正确性,及用此方法生成曲面加工刀具路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分析总结饮料厂的能耗特性,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用于饮料厂的适用性进行探讨。结合河北某饮料厂项目,将传统供能系统作为比较对象,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收益、节能收益、环境保护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9.
为提升石墨材料在高强度机械密封工况下的机械性能和密封性能,以煤炭加工的附加值产品(煤焦和沥青)为原料制备多孔石墨材料,然后通过高压浸锑制备煤基浸锑石墨密封材料;比较浸渍前后石墨材料的机械性能、微观结构差异、元素组成变化、摩擦磨损性能,分析浸渍锑后石墨材料性能的增强机制。结果表明:高压浸锑后石墨材料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其中密度增加了26.6%,抗压强度增加了114.3%,硬度增加了63.3%,气孔率下降了94%,绝对磨损量减少89.3%,平均摩擦因数降低了46.4%。高压浸锑后石墨材料中的孔隙被金属锑填充,并连接在一起形成条状,在摩擦磨损过程中充当骨架作用,从而提高石墨材料的抗磨性能;在浸锑石墨密封材料,微细网状的金属充填物可以减少材料的磨粒磨损,从而维持润滑膜的稳定,因而其可以作为高温等恶劣工况下的密封材料使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硫酸和磷酸混酸催化甲醇液相合成二甲醚过程。考察了混酸催化剂、反应温度、原料进料速率和催化剂寿命等对二甲醚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混酸催化剂能较好地催化甲醇液相脱水制二甲醚反应并可长期使用,当混酸催化剂的配比为w(硫酸)∶w(磷酸)=1.2∶1,反应温度为140℃,甲醇进料速度为1.00 mL/min时,二甲醚收率可达到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