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5篇
无线电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4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便携式测试信号分析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为了满足众多中小型机器的监测需求,开发了便携式测试信号分析系统,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该仪器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通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简便等特点。它能够现场采集分析数据,并将数据传入PC机,进行进一步分析诊断,实现系统的监测维护。实验模拟结果证明,该仪器能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设备的监测、诊断中。  相似文献   
2.
变尺度随机共振用于电机故障的监测诊断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以绝热近似小参数的随机共振理论为依据,提出变尺度随机共振的新方法,实现了大参数条件下的随机共振,进而达到从强噪声中检测出弱信号的目的。在大量可行的数值研究基础上,成功地将变尺度随机共振技术应用于电机故障的监测与诊断,证明了该方法在故障监测和预报方面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从电子产品用户界面(GUI)的专利保护角度出发,通过实际专利申请案例解析目前发明专利审查中的相关规定,结合最新颁布的涉及GUI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相关规定,通过深入剖析GUI的双重属性,从专利申请的策略、专利保护的力度和期限方面,根据申请人的实际需求给出了选择不同的专利保护类型以及相应申请文件撰写发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小参数随机共振和大参数二次采样随机共振应用的局限性,提出自适应扫频随机共振算法,通过自动改变信号采样频率和调整双稳系统的结构参数,实现了强噪声中弱信号的检测,达到工程应用的目的。实验研究表明,自适应扫频随机共振技术可应用于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5.
便携式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仪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机械设备故障诊断的离线和在线监测进行了简明的阐述,建立了便携式机械设备故障诊断仪的系统结构,重点分析了数据采集板卡的技术方案.并将此集数据采集与信号分析为一体的便携式设备应用于工程实践,验证了它的技术可行性和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数据库技术在设备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适应设备故障诊断系统对测点等信息管理的需求,开发了数据库管理功能。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ODBC等技术,使用Visual C^ 开发工具,设计与建立管理数据库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基于DOS的连续实时数据采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续实时数据采集对状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提供充分详细的状态信息和故障信息。文中基于成本低、性能稳定的磁盘操作系统(disk operation system,DOS)环境,介绍实现连续实时数据采集的两项关键技术,一种是直接存储器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DMA)技术,一种是双缓冲技术。巧妙应用这两项技术,可使CPU(center processing unit)与DMA控制器(direct memory access controller,DMAC)协调工作,从而实现DOS环境下连续实时数据采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智能窗的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系统化概念设计方法的指导下,以需求分析—目标确立—功能结构分析—多方案产生—方案评估为步骤,逐步实现具有下雨自动关闭、刮风自动关闭及定时开关功能的智能窗方案设计,并对多方案进行量化评估.这一过程表明系统化概念设计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机械故障诊断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数据采集的实时性要求、故障循检的便携式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DSP的便携式机械故障智能诊断系统,该系统具有快速、实时信号采集和智能数据分析功能.文章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和软件设计,通过对标准方波信号的实验分析,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先对焊钳的小型轻量化从元件省略、元件替换、元件位置改变和元件改进4个方面进行专利分析,然后以TRIZ的解决技术冲突方法为手段,分析点焊机器人焊钳小型轻量化的创新设计思路。文中将TRIZ的解决技术冲突方法和专利分析相结合,挖掘出发明原理,对发明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并将运用该发明原理的专利加以归类和说明,从而阐明现今研究的热点和空白,并指出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