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建筑科学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乔新星  杜少喜  王晖  任蕊  姬华伟  李傲瑞  晁旭 《矿产勘查》2022,13(12):1898-1910
食物链中的硒主要来源于植物吸收自土壤的硒,研究土壤中硒的迁移转化及土壤硒的有效性对发展富硒农业十分必要。通过对临潼区张八村同一土壤类型的6条土壤垂向剖面研究发现,张八村表层土壤硒含量均值为0.54 mg/kg,而有效硒含量均值为0.0294 mg/kg,表层土壤硒的活化率表现相对较低;表层土壤各形态硒含量具有相对稳定的分布模式,土壤总硒、有效硒及大部分理化指标在剖面上都几乎呈表聚型;土壤有效硒与总硒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有机碳、全氮、总碳含量显著正相关,而与As、Cd、Cr、Cu、Hg、Ni、Pb、Zn 8种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因此,要持续发展富硒农业,开展有效硒调查很有必要,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外源施加肥料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总碳等含量,激活土壤中有效硒含量,进而更加高效开发利用富硒土壤资源。  相似文献   
2.
潘亮  周斌  韩奎  乔新星  赵焕强  王明志 《矿产勘查》2018,9(9):1736-1745
拉萨-日多中生代沉积盆地是随着南冈底斯叶巴陆缘火山弧的形成而发育起来的,研究该沉积盆地的性质及其形成演化对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具有特殊意义。文章对该沉积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充填特征、岩相古地理、物源特征及盆地伸展构造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在研究区新发现的中生代地层多底沟组—塔克那组中以顺层韧性剪切带、顺层掩卧褶皱等为主要构造样式的顺层剪切构造,提出了晚侏罗-早白垩世盆地性质为伸展型盆地;设兴组的充填和岩相古地理特征表明晚白垩世-早古新世时期盆地性质转变为收缩型盆地。通过综合研究分析,认为拉萨-日多中生代沉积盆地并非是弧后盆地,而是在叶巴火山弧台地上形成的以火山为边界的弧内盆地,并进一步将早中侏罗世—晚白垩世盆地的形成演化分为早期盆地形成阶段、中期盆地伸展阶段和晚期盆地挤压消亡阶段。  相似文献   
3.
区域地质调查作为国家具备战略意义的地质研究工作,其关系着国家生态及矿产资源的开发应用的力度。首先阐述了遥感技术的概况,细致分析了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获得的应用成果,最终总结出遥感技术在区域地质调查中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
周斌  韩奎  乔新星  潘亮  王峰  赵焕强 《矿产勘查》2018,9(9):1746-1757
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古近纪岩浆岩带的岩石成因和动力学对于揭示新特提斯洋演化及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具有重要意义。对日多地区新发现的平行成群排列的辉绿玢岩脉和花岗斑岩脉进行了地球化学和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辉绿玢岩的定年结果为(58. 8±3. 6) Ma,花岗斑岩的定年结果为(55. 2±2. 5) Ma。野外特征、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辉绿玢岩与花岗斑岩存在明显的组分间断,具有双峰式侵入岩特征。辉绿玢岩Si O_2含量为49. 67%~55. 53%,具有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无Eu异常,相对富集K、Rb、Th、U,亏损Nb(Ta);花岗斑岩样Si O_2含量为74. 06%~74. 25%,显示右倾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弱Eu异常,相对富集Rb、K、Ba、Th、U,相对亏损Nb(Ta)、Sr、P、Ti。基性岩石Th/Hf-Ta/Hf图解落入大陆伸展带,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显示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大构造背景下,存在局部伸展的构造环境,暗示深部北向俯冲的新特提斯洋板片发生回转、断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