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具有层状结构的磷酸锆α-Zr(HPO4)2·H2O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振动光谱(红外IR和拉曼光谱Raman),热分析仪(TG),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BET氮气吸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α-Zr(HPO4)2·H2O的BET表面积为12.29 m^2/g.研究了α-Zr(HPO4)2·H2O的插入行为,与四甲基溴化铵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插入反应表明插入是完全的,层间距分别增加了0.46 nm和1.68 nm,且插入化合物的荧光性质在室温被检测.  相似文献   
2.
二次自蔓延高温合成钙钛矿固化90S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制备钙钛矿固化高放废物90Sr,通过XRD, SEM和PCT粉末浸泡法,研究了钙钛矿固化体的微观组织、浸出率以及其对高放废物~(90)Sr的最大包容量.结果表明,固化体样品密度高、孔隙率小,浸出率都小于0.1 g/(m~2·d),对SrO的包容量可达36%(质量分数);表明自蔓延高温合成的钙钛矿人造岩石固化体化学稳定性好、包容量大,是固化高放废物的理想固化体.  相似文献   
3.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化合物[MoO2(C9H6NO)2]的晶体结构.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晶胞参数a=1.341 6(3)nm,b=0.934 46(19)nm,c=1.362 2(3)nm,β=109.78(3)°,Z=4.该化合物通过Mo原子有一个二重对称轴.在[MoO2(C9H6NO)2]的分子结构中,Mo(Ⅵ)原子处于扭曲的八面体中心,N(1)、N(1A)、O(2)、O(2A)位于八面体的赤道位置,O(1)、O(1A)位于八面体的顶点位置.从晶胞堆积图中可看到,通过C(8)-H(8A)…O(1)有一潜在的弱的氢键,使标题化合物的结构更稳定.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阶段本科教育中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从互动式教学入手,以"热工过程及设备"课程为例,对互动式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探索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盐助溶液燃烧法,以硝酸铜和硝酸钴为原料,尿素为燃烧剂,KCl为反应惰性盐制备尖晶石型纳米钴酸铜。采用XRD、FT-IR、Raman和TEM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纳米粒子具有较完美的晶体结构,分散性较好,粒径约为50nm。利用热分析法考察了纳米钴酸铜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显示纳米钴酸铜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添加2%的纳米钴酸铜热分解温度降低136℃,催化效果优于单一组分的纳米金属氧化物。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阶段本科教育中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从互动式教学入手,以“热工过程及设备”课程为例,对互动式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探索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配合物[Mn(N3)2(Phen)2],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963 06(19)nm,b=1.342 5(3)nm,c=1.692 9(3)nm;α=87.00(3)°,β=89.00(3)°,γ=86.00(3)°,Z=1。配合物[Mn(N3)2(Phen)2]的每个分子中,锰(II)离子采取六配位的变形八面体几何构型,每个锰原子分别与2个邻菲咯啉的氮原子及2个叠氮基团的氮原子形成配位键。热重分析显示标题化合物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超细矿渣粉在特细砂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超细矿渣粉和高性能泵送剂复合配制特细砂水工混凝土,试验结果表明:配制出的特细砂混凝土能满足一般水利工程的质量要求,证明"双掺技术"是可行的。配制特细砂水工混凝土,水泥用量略多于粗、中砂配制的混凝土,但节省了从外地运进大量粗、中砂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超细矿渣粉的掺加,一方面提高了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另一方面减少了环境污染,维护混凝土材料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9.
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SEM EDS)、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等技术,研究了铜对地聚合物化学结构的影响.地聚合物由硅粉、偏高岭土、氢氧化钾和水制得,铜以硝酸盐的形式加入.结果表明:加入的铜影响到地聚合物化学结构中Al—O—Si键和Si—O—Si 键的周围气氛,使其振动频率发生微小变化,也影响到Al和Si原子核周围的电子密度,使27Al NMR和29Si NMR特征峰发生微小偏移,但加入的铜没有改变地聚合物中化学键振动模式,也没有引起硅氧四面体、铝氧四面体结构单元和两者之间键接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合成了TiO2/Nd2Zr2O7复合氧化物.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其比表面积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TiO2均匀地包覆在了Nd2Zr2O7颗粒的表面,其包覆量为50.36%(质量分数);TiO2/Nd2Zr2O7复合物的BET比表面积为25.62 m2/g,比Nd2Zr2O7纳米晶的表面积3.48 m2/g大得多.通过降解甲基橙评价产物的光催化活性,证实TiO2/Nd2Zr2O7复合物具有好的光催化活性.通过Nd2Zr2O7,TiO2和TiO2/Nd2Zr2O7在20 min内降解甲基橙的降解量分别为20.1%,70.7%和8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