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2篇
轻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期刊导读     
通常学者们倾向于用集聚经济的理论来解释大量经济活动在中心城的集中,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及信息密集型产业正是由于集聚经济的缘故而在中心城汇聚。作者对上述解释提出质疑,并且重新考虑了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集中的原因,以及空间上的邻近和面对面的交流愿望对经济活动在大都市区内部选址过程的影响。通过对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大都市区的公共会计产业的选址分析,作者指出,在解释产业选址行为时,集聚经济的作用被过分强调了,传统上认为集聚经济仅囿于城市核心的观念也被证明是有局限性的。研究发现,在与集聚经济相关的因素中,除了接近客户、接近劳动力市场这两项受到了较高的重视外,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2.
总图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图纸,不仅具体反映了未来长时间内政府统筹空间资源的设想与安排,更是直接图示了政府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导向.借鉴国内外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实践和发展趋势,将国内外总规总图归结为“空间战略”、“底线控制”、“实施管控”三类总图模式.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总图经历从1946年“空间战略类”向如今的“实施管控类”转变的过程,结合现今实际情况,提出新一轮城市总规总图要注重总图定位和规划理念的传承,并实现向宏观战略、多规衔接、实施保障三个维度延伸的创新设想.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郊区县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人口流动步伐也日益加快,来自外地的大量人口为了寻找工作而涌入上海,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建成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外来流动人口"五普"数据,通过因子生态分析和社会区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外来人13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对1990年以来外来人口的变化进行一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年横断面上外来早期非经济迁入群体聚居区、蓝领人口聚集区、白领人口聚居区及外来人口少的边缘化聚居区成为了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聚集类型;在时间演变的纵断面上,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演化表现为圈层化、近域化和扩散化、边缘化特征.  相似文献   
4.
骆悰  周文娜 《规划师》2007,23(11):31-34
当前,上海郊区城乡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人口增速迅猛,建设用地增幅惊人,郊区经济结构、就业结构乃至居住方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上海郊区城乡发展向集约高效增长方式转变成为必然,可在现有郊区规划编制层次中增加控制性编制单元层次,作为总规与控规之间的重要环节.面对城乡发展现状,嘉定区在规划的衔接,各层次规划编制范围、宏观控制、指标控制及设施落地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城市中心区的复兴和功能提升是全球城市关注的焦点,中央活动区的发展也成为重要的规划议题.《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首次在上海的法定规划层面提出"中央活动区"的概念,明确它是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区,既链接全球网络,又服务整个市域.通过解析国际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和上海战略发展要求,认为上海的中...  相似文献   
6.
上海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空间定量评估和年度监测是城市规划领域的变革与探索。上海城市空间发展质量指数(SQI)旨在体现规划评估的可测度性、动态性与持续性,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研究空间定量评价的方法。宏观层面(全市),跟踪全球100多个指数排行,围绕宏观经济、金融环境、生活质量、人力知识、生态环境等8个方面,建立起与全球城市对标的评价体系;中观层面(区县),基于空间效率、空间魅力、空间公平、空间安全4个维度,形成17个空间发展目标、采取21个指标予以测度;微观层面(重点地区),以各类主导功能片区为单位,探索以空间形态指标、空间使用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8.
当前,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主导的信息化浪潮正席卷全球,同时,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总体规划编制也面临变革和转型.信息化为实现总体规划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建设战略数据平台并引入“大数据”的分析方法,有效支撑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的编制,对大数据时代总规编制技术与方法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近10多年上海的人口高速增长离不开全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上海人口增长主要是外来人口,并且总体上呈现近郊地区快速增长、人口向中外环间及外环外地区蔓延的态势。同时,就业岗位在中心城的集聚特征更显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心城及周边地区范围内居住和岗位的高度重合,该范围内职住相对平衡。研究认为,如果要建设更宜居的城市,减少区域交通通勤,就要在鼓励人口增长地区增加就业岗位的配置,即如果坚持中心城控制人口、郊区进一步吸纳人口的方针,就要同步考虑就业岗位的调控,鼓励岗位向郊区的集聚,尤其是鼓励办公服务等三次产业类型向郊区的集聚,才能实现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设想。  相似文献   
10.
上海人口现状发展一直突破着规划目标,在总结相关研究对人口总量预测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人口变动对空间格局的影响,探讨总量增长、空间分布、人口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探索性地从市域城镇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口承载力资源储备方面提出相关规划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