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浙东沿海地区的石花窗艺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建筑,在石材的利用上也具广泛的研究价值,尤其是民间建筑中带有地方特点的石花窗(石制漏明窗)更是一枝独秀。本文结合浙东沿海地区的民间石花窗实例,考察其历史形成、样式材料、雕刻技艺等并加以分类和释意,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石花窗艺术提供有价值的素材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宋韵对于当代文化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重要影响,以宁海十里红妆文化园为例,从群体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节点等方面,探讨了当代语境下宋韵文化园的主要形式,以及如何以创新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游客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千年宋韵在新时代继续流动与传承。  相似文献   
3.
通过某配煤中心建设的论证,阐述了选址的重要性,配煤的指标与配比,配煤所应采取的技术路线以及配煤中心建设的经济效果评价。指出建设配煤中心是解决煤炭洁净燃烧、减少SO2污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及研学旅游政策的推动,促进了乡村研学旅游的蓬勃发展。乡村研学旅游是实现乡村产业升级和拓展的有效途径,并对城乡经济互动和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宁波梅山青少年研学基地为例,在分析梅山村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基于产业互融、文化互动、空间共享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从主题策划、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研学线路等方面着手,探索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研学基地规划设计路径。  相似文献   
5.
宁波理想--滨水名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概述在中国文化中水是一种根源性隐喻,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简要描述了宁波水系形态及其与城市演进的关系,认为水是宁波最动听的空间语言、城市发展最亲近的"见证";以"上帝、祖宗、自我"为主题,在塑造宁波滨水名城实践中不断完善以水为源流且精髓(主题)的城市文化空间,以水为特色且关联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系统、以水为依托且升华的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6.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是对纸张原料的研究却不是很发达。植硅体作为一种微体生物指标,理化性质稳定,具有耐酸、耐高温、易保存的特性。通常根据植硅体的形状、大小、种类,可以推断其母源植物的种类。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尝试用植硅体分析的方法,采集了桑皮、檀皮、狼毒草等造纸原材料及纸样,进行植硅体的提取、分析、鉴定,进而探讨该方法在纸张原材料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应用植硅体分析的方法鉴别纸张原料的思路是可行的,然而由于植硅体分析在某些种属鉴定上的难度以及造纸工艺的影响,都为准确的鉴别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7.
传统聚落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保存至今的传统聚落是人类聚居形态的活态样本,也是人类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聚落文化空间作为聚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双重空间,越来越受到学界关注。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发现,近二十年来我国对传统聚落文化空间的研究呈现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建筑学、城乡规划、遗产保护、地理学、文化学、人类学等学科参与其中,对传统聚落文化空间的价值内涵、基本特征、保护营建等展开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拓展了传统聚落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8.
基于文化空间的研究视角,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研究传统聚落的文化感知及其文化空间规划实践。选取前童古镇作为案例地,通过网络文本爬取、内容分析编码及归纳汇总等研究步骤,构建前童古镇文化感知维度及内容要素,其中感知维度包括文化载体感知和文化内涵感知。在此基础上,分析前童古镇文化载体、文化内涵及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提出以文化内涵可感性提升为目标的文化空间规划策略,探索传统聚落文化空间规划技术方法,从而提升传统聚落文化可感性,促进传统聚落及其文化的活态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开始,中国建筑师在建筑形式现有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从而不断发展并出现了混合建筑以及西式建筑。在民国时期,从西方来讲,西方人主动将西式建筑推向中国,主要是为了传播教会思想,西方人在中国建立了教堂,在这之后西方开始在中国建设侵略性的殖民建筑。后来,中国建筑师对于自身缺点有了一定的认识,开始主动学习西方建筑技术,从而出现混合式建筑。从本质上讲,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必须对差异有深刻的理解,积极探索后才能建设、融合,使中国的建筑文化更加多元化,健康稳定发展,本文基于此展开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