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9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张亚津 《住区》2021,(3):96-105
德国城市更新,在1980~1990年代转折点,完成了自整体毁弃重建的方式,向渐进型更新的转化的历程.目前,它以联邦德国城市建设资助计划为平台,强调整体性城市发展理念,整体性区域空间,公平全面的利益平衡,尤其是以个人为核心的城市更新资金来源,与地产提升价值的公私分配原则,带动大量私人投资,分别成为城市更新核心性的启动投资...  相似文献   
2.
<正>代表中国与亚洲的阴阳符号和代表生态产品的欧洲标准"Green Point"显示出了一种有趣的相似性,原因很简单,他们具有相似的哲学背景:能源与资源的转换是万物的永恒之道。这个"道"如此之大,而人类的聚居地——城市又是这一能源与资源转换的集合点,生态化城市规划几乎涵盖了生态哲学的每一个分支,包容了人类经济与政治组织的每一个单元,我们在此仅仅提出一个题目:城市规划者可以为生态化城市作什么?  相似文献   
3.
群众参与规划——以欧洲经验看DI众老镇复兴计划“由人民掌舵,带城市走向未来”,已日渐成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改造及重建的发展核心口号。民意的掌握与群众参与的方法已经是现代城市治理最重要的课题。但群众的意见在城市发展中决定性的力量有多大?如何收集?如何回应?如何判定收集到的意见有无代表性?因此,群众参与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规划工程。在中国现状城市化进程中,无论在新城还是城市边缘,  相似文献   
4.
张亚津 《住区》2021,(4):76-91
德国城市更新,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公私产权之间的红线,向私人建筑的每一寸推移,都必然意味着公共资源的投入.这构成了其精细化城市治理基本思路:以城市设计导则为底线管制,公共产权空间借助深度城市设计深度提升品质,私人产权则着重简化而精准的控制;最后,以公共参与作为公私利益协调平台.1990年之后的欧洲,在逐步解决基本旧城问题之...  相似文献   
5.
<正>陶滔(洲联集团总规划师,高级城市规划师):转型是必然,重构也是必然。我们这几年做下来有这样的感觉:建筑设计的民营企业在市场化的状态下如鱼得水;城市规划的民营企业,还不是太多。这个问题出在哪里呢?我个人感觉出在社会对城市规划专业的需求上。首先,城市规划的服务对象单一。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发展速度世界第一,城市的变化日  相似文献   
6.
迅猛快速、影响深远的信息革命已经扰动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以信息量的猛增为肇端,导致了对信息交流传送方式变革的需求,而后者的改进进一步助长了信息的狂飙———或者应该说是整个社会的狂飙。从语义学与解释学角度出发,建筑史应该有各种各样的阐述方式,例如建筑...  相似文献   
7.
持续多年的跨学科研究课题"企业园区气候罩",旨在研究气候罩可以为城市中的企业、商贸、工业甚至住宅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该研究试图为玻璃外罩中的企业园区创造一种整体设计的外观,并充分发挥企业园区的生态及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8.
近期,笔者参与翻译了德国米歇 尔·特瑞普(Michael Trieb)教授的著作《城 市设计——理论和实践》。德国的城市扩张 在2 0 世纪70年代逐步乏力,城市更新与历 史城市品质的提升日益受到重视。在此背景 下,城市设计学派的价值开始逐步被城市学 界与实践领域认知。在这一时期,美国涌现 出了凯文·林奇(Kevin Lynch)、克里斯托 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等重 要城市设计先锋学者。而在欧洲同期,城市 设计理论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代表者之一的 米歇尔·特瑞普(Michael Trieb)的著作《城 市设计——理论和实践》(Urban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及其之后历史城市 更新导则的系列设计工作,均发源于这一趋 势。米歇尔·特瑞普(Michael Trieb)在人本 主义和重视心理体验这一认识论视角下,联 系了心理学研究和城市设计,发展出了相应 的城市设计理论体系,强调城市环境的个体 性、生动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等心理品质, 并形成了多种规范城市建筑设计、空间形态、 城市天际线等要素的实践手段。  相似文献   
9.
张亚津 《住区》2021,(1):78-89
西欧战后的现代主义新城有三项核心职责:社会住宅的承载,经济产业的推动,人居理想的实现,由此形成大都市的竞争力.对照这一背景,香港与新加坡两地战后的新城建设走向了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前者囿于社会住宅的单一职能,集约化空间逐渐变成地产的盈利工具;后者利用新城作为大都市综合战略的平台,推行产业衍生的同时,协助社会管理模式,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