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9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筛:卒姆托建筑观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早 《建筑师》2013,(3):40-47
在走访了卒姆托设计的大多数建成作品后。笔者发现,他在很多项目中都通过不同构造方式的使用,对建筑所处环境中存在的诸多信息进行着过滤和筛选。这些有意识的筛选依托于对建造方式的实验,营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氛围及体验。  相似文献   
2.
与设计院的环境不同,学校教学中的建造活动往往受到较强的经济及技术限制,而且建造通常由学生完成。因此需要通过设计来解决经济及技术条件的限制与自己身体有限建造能力之间的矛盾。这样一来,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建造,设计自然地要和建造行为发生关联,对待场地的方式、材料的选取和使用、建造方式、节点连接逻辑均会被纳入设计思考。通过对建造教学中设计建造过程的分析,来说明在建造活动中身体所诱发的思考如何影响设计,造就新的设计可能,为我们重新探讨今天的设计方法论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退台方院这一设计概念已经成为了网龙公司长乐园区新职工宿舍的代名词,但除此之外,架空层起坡的硬质石材地面让这个项目与OPEN建筑事务所以往的作品显得不同。如何解释这些在低造价限制下完成的特定的形式语言(变体),以及这些具体的语言与使用人群的关联是本文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4.
张早  张颀 《建筑师》2012,(6):72-75
2011年蛇形画廊临时展亭——"封闭花园"由著名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设计。在这个展亭中,建筑师关心的是如何使建筑成为呈现他者的舞台,而建筑本身则退为环境的背景。因此,在这个建筑中,游人的建筑体验更多的来自鲜花、芳草以及伦敦的雨水。最终,建筑本身与2011的伦敦记忆交织在一起,消融在人们的体验与感知之中。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在北戴河海边建成的三联图书馆,是直向建筑继昆山采摘亭后又一次引起普遍关注的项目。不同于昆山地景中银色钢构撑起的通透开放空间,图书馆自身粗粝的混凝土表面将它塑造为海滩上独立、完整的形体(图1、图2)。在内部,弧形顶面下洞穴般的空间朝向大海敞开。除了具体场地策略带来的不同,两个项目的空间和建造逻辑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用董功自己的话说,图书馆"更像是从单材里挖出来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进入体验从烟台客运总站下车,我顶着日头走了半个多小时后,跨过了八车道的南大街,从长约400m的城市巨构旁绕进了藏在广告牌背后的所城里(图1)。一走进这座老城西北侧的街巷,石头、青砖和土坯构成的各式斑驳老墙便开始让人目不暇接。墙壁间狭窄的道路坑洼不平。经过两个转弯后,就是张家祠堂西墙外的巷子。所城里社区图书馆的入口便安放在这条巷子北端。深色钢板围成的入口顺延着巷子向内凹进,像窄巷尽头一个深邃的洞(图2)。  相似文献   
7.
8.
青瓦与反拱     
张早 《建筑师》2013,(1):92-97
2012年9月,王澍、陆文宇携"瓦剧场"亮相柏林,这座以编木拱桥这种传统木构技术为原型搭建的装置作品将用于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瓦园"的六万片老瓦带到柏林。在这个叙事感很强的设计中蕴藏着王澍的设计思考及习惯,通过对其分析有助于对王澍建造哲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正>设计——对光、物、人之间关系的思考灯光亮度的变化是能够反映人们心绪状态的。如今,这种变化被旋钮、声控、触控等不一而足的科技手段轻松满足,人们也已经习惯甚至依赖上这种便捷所带来的直接和高效。长此以往,人对物的认识就变成了一种指令和需求之间简单的对应关系,人、物之间本应有的刺激和激发的过程消失了。基于此,我们渴望设计一个人与光能够亲密互动,而这种互动能够给带给人情绪变化的灯具。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