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7篇
武器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解决橡皮碰击弹对人体的非致命效应不确定的问题,依据防暴动能弹的致伤判据来确定橡皮碰击弹的基本尺寸,从理论和仿真实验的角度分析橡皮碰击弹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采用八节点六面体单元SOLID164来模拟橡皮碰击弹和皮肤模型,橡皮碰击弹和皮肤的材料选用*MAT—PLASTIC—KINEMATIC,利用有限元软件LS-DYNA对人体的打击效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橡皮碰击弹打击皮肤后由圆柱状体变为均匀的圆饼状并在相互接触的表面形成最大的应力分布;橡皮碰击弹以80m/s的初速作用于皮肤时,弹体在1ms内形变作用明显而且比动能未超过12.0J/cm2,皮肤表层未发生破裂和穿透现象且作用效果好。由此可知,橡皮碰击弹在对人体打击时安全性高、打击准确、作用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弹种。  相似文献   
2.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广州瑞明电厂烟气脱硫装置的工艺系统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并阐述了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3.
朱光涛  刁心宏  官伟 《山西建筑》2006,32(19):249-250
采用FLAC数值分析方法对昌金高速公路模沙村段路基下岩溶的稳定性及岩溶溶洞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溶洞和路基稳定的条件,以保证公路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氢能和储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并且其产业化正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氢能与储能的产业与技术创新具有多方面的交叉与融合。文章旨在通过梳理氢能和储能的应用场景与关键技术,为其耦合发展提供建议。 方法   具体阐述了氢能的储能角色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在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中促进碳减排的定位,分析了氢能与储能的共性关键技术,并提出推动其耦合发展的建议。 结果   新能源通过氢能和储能的形式渗透至电力、交通、建筑、工业等领域进行深度脱碳,但是其产业技术的瓶颈还需要持续突破。 结论   氢能与储能的共性关键技术可以进行协同研发攻关,其产业化仍需要酝酿。在推动工程示范的过程中应该积极积累经验,掌握核心技术,避免盲目和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某型橡皮动能弹弹丸的运动特性,文中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对弹丸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到了弹丸速度随时间和距离变化的规律以及弹丸在不同距离上对有生目标的作用效果,解决了弹丸的飞行动能受空气阻力和重力影响,不同射击角度弹丸飞行动能衰减也不一样的问题,验证了弹丸在初速度为100 m/s时能够满足15~ 50 m的有效作用距离指标,为下一步优化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谢录科  朱光涛 《安装》2010,(9):39-43
盾构机是现代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施工的主要大型设备,盾构的转场是盾构机从到达车站解体、吊装、运输、下井拼装、调试并满足再次始发的一系列5-作。本文研究了盾构机转场过程中的主要工艺技术,分析了转场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难点,保证了盾构机安全高效的转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加氢站是氢燃料电池车推广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70 MPa加氢可以显著提升氢燃料电池车的续航能力和经济性。为准确分析70 MPa加氢站的能耗,降低运营成本。 方法  建立了70 MPa加氢站加氢过程动态热力学模型,基于SAE J2601加注协议研究了单次加氢过程中压力和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分析了单次加氢的能耗组成和多次加氢的能耗变化。 结果  结果表明:单次加氢过程中165 s加满车载储氢瓶,295 s完成高压储氢瓶补氢,5 min内完成一次加氢循环。加氢能耗由压缩机、冷水机组和冷冻机组能耗组成,其中压缩机能耗超过64%,冷水机组能耗约为压缩机能耗三分之一。随着加氢次数增多,单次加氢能耗升高,第一次和第二十次加氢的比能耗分别为0.98 kWh/kg和1.24 kWh/kg。 结论  缩短单次加氢时间可以从提升压缩机流量入手。降低压缩机能耗是加氢过程节能的关键环节。三级高压储氢瓶的压力配置影响加氢能耗中的多个环节,如何对三级压力进行合理配置,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智能建筑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高科技技术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是体现综合国力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是引导建筑行业进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数字化社区、数字化城市建设的逐步实现,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智能建筑规范工作的加强,智能建筑的建设已逐步趋于理性化,实用化。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物智能化的组成、建筑智能化的注意点,详细论述了智能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基于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功率输出特性,在聚变堆最大热功率1.25 GW条件下,提出一种CFETR聚变发电厂概念设计方案。 方法  针对CFETR聚变堆周期性长脉冲输出特性与常规岛设备连续稳定输入需求之间的矛盾,采用储能技术方案以“削峰填谷”的方式实现CFETR聚变发电安全稳定运行。讨论了CFETR聚变水冷与氦冷两种不同包层方案下的储能以及一回路与二回路之间耦合与解耦运行模式的组合方案,并通过方案比较,给出CFETR聚变堆不同包层对应的最佳储能运行组合建议。 结果  结果表明:水冷包层、氦冷包层聚变堆分别对应的最佳组合方案是导热油+解耦储热方案与熔盐+耦合储热方案。 结论  从常规岛侧而言,相对于水冷包层方案,采用氦冷包层方案的CFETR聚变发电厂技术经济性更好。研究提出的CFETR聚变发电厂概念设计方案对后续聚变发电技术研究以及工程设计,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氨作为零碳燃料容易实现安全、低成本运输,被认为是与氢能具备相同发展潜力的理想能源。了解氨能源产业链各环节核心技术的发展现状,有助于把握氨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和方向。 方法  通过调研氨能源产业链中制备、储运、利用等各关键环节涉及的核心技术与应用场景,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结果  传统的哈伯法合成氨技术已非常成熟,通过绿氢原料替代或者采用光催化、电催化、生物酶催化、等离子驱动等新型技术合成氨可实现氨生产的绿色转型。绿氨的储运可以依托传统的合成氨储运基础设施以及供应链,并加强氨燃料加注站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氨燃烧、氨燃料电池、氨储能等氨能利用技术需要持续研发攻关,探索开展应用示范。 结论  发展氨能源产业技术符合我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绿色能源体系的要求,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也有积极意义。但是氨能源产业化推广仍然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合理规划布局,从政策、金融、创新平台、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方面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