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9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渊 《建筑师》2010,(3):25-31
本文通过解读CIAM会议中柯布西耶与其ASCORAL团体提出的"CIAM格网"系统,以及其他CIAM成员(Team10成员)发展的部分格网,进一步理解CIAM时期提出的一种重要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的分析工具和思维方式,希望对当今城市及建筑设计的分析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3.
朱渊 《华中建筑》2004,22(2):23-28
要如何在传统地区进行现代建筑的设计,是人们关注已久的问题,汲取传统地区的地域文化、符号、材料、技术等元素,经过抽象与转化,体现于本地区现代建筑的传承手法,将会为地域文化在建筑中的全新现提供新的途径。结合实际工程泉州南建筑博物馆三轮方案的进程,重点阐述在地区特色强烈的泉州地区博物馆方案的设计思想以及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与业主之间对如何表达泉州特色进行的种种来回的沟通与探讨,并最终希望通过此方案的设计过程表明该如何在设计方与业主之间取得最终的共识上的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渠建纲  卢竟  朱渊 《山西建筑》2012,38(1):142-143
以某火车站为例,分析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施工特点,从质量预控、施工机械设备、回灌质量要求、半成品保护等方面对地源热泵系统提出了具体的施工管理措施,以降低地源热泵系统的故障率,使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紧急关断阀关断延迟对天然气管道泄漏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付建民  陈国明  朱渊  龚金海  王勇 《化工学报》2009,60(12):3178-3183
准确判断泄漏速率对控制泄漏和计算应急区域范围非常关键,但现有天然气管道泄漏速率计算多在稳态的持续泄漏或紧急关断(ESD)阀同时关闭的动态泄漏假设下得到结果,与实际存在差别。本文结合管道过程,构建基于HYSYS的天然气集输管道泄漏等效模型,就ESD阀关断顺序和延迟对管道流量和泄漏速率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泄漏孔径的增加,管道内将出现逆流现象,管道ESD阀关断延迟顺序对小孔泄漏和大孔泄漏速率的控制存在明显不同的影响,对释放持续时间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深水油气勘探开发中,井喷事故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随着深水油气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有必要开展深水井喷应急技术研究。跟踪国内外深水井喷应急技术最新进展,将9种深水井喷应急技术分为完全井喷控制技术、暂时井喷控制技术、井喷危害减轻技术等3类。阐述了各深水井喷应急技术的原理、工作过程、适用条件、设计思路及成熟程度,并对各应急技术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建议。针对我国深水井喷应急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建议重点开展深水高效救援井技术、简易防喷器技术、深水水下井控应急作业技术、深水井喷油气举升技术和深水井喷水合物抑制技术等5个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朱渊 《建筑师》2012,(5):12-17
随着城市与建筑之间边界的模糊,整体性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策略在城市或建筑的实践中逐渐以各种启示性的概念与途径加以诠释。基于”地图术”理念的“毯式建筑”(Mat—Building)当代实践,以一种超越建筑的理念承载当代城市网络化特性的重新整合与理念延伸,成为一种广义的当代“城市化建筑”模型。该模型基于“建筑”特性,延展于”城市”区域的认知.成为具有双重属性的发展模型。全文从信息分析工具、信息处理途径、即时互动、动态平衡以及重组特质各方面,阐述”毯式建筑”分析与设计策略的特质所在。希望该系统将在现今与未来的城市或建筑设计中,协同一系列反思与实践成为更具启示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模型,为城市与建筑整体设计提供具有多维交叉的实证平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十次小组"理论研究,希单在时间纬度探寻"十次小组"理念对当代建筑与城市相互关联的启示意义.作为一种设计策略与实践理论的研究,希望从"中介性"、持续性、多价、可变与半恒久,界的摸糊以及互动等几方面阐述其相关特性.最终作为一种启示性的延展,表述作为"发展与变化"主题下不断延伸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朱渊 《建筑师》2012,(1):13-18
“十次小组“成员史密森夫妇等在对社会现实的熟悉与洞察中,逐渐强调以”Asfound”的美学途径.探索日常生活与现实存在中基本的社会特性与社会关联。而这种思维的建立与意识形态的形成,在逐渐的接受与转化中.呈现了对自然属性的关注与时代特性再次融合的特性。作为观察社会与信息聚合的策略.“asfound”将以一种不可触及的思想理念,引导人们对物质与非物质真实属性的可视性思辨与转承。  相似文献   
10.
朱渊 《建筑师》2022,(1):36-42
对于地下空间的回溯性思考,通过聚焦历史中持久的批判性,激发知识的重构力量,将有助于基于过去面向未来找寻迭代提升的机会。本文试图通过聚焦20世纪60—70年代的城市建筑理念,连接对地下空间发展的思考,以一种映射参与性、空间结构化、同质异质性的切入尝试思考地下空间,试图进一步看待地下空间可以被“一体化”“异质化”以及被进一步发掘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