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7篇
水利工程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重庆市2005年—2015年《统计年鉴》《三峡库区移民统计资料汇编》为依据,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对三峡库区山地城镇2005年—2015年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计算、分析、对比,对三峡库区生态承载力的研究,可为三峡库区山地城镇的后续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理性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桂媛  陈池  胡一伟 《人民长江》2007,38(4):123-124
新中国建国50多年间共修建水库8万多座。当前,中国水利建设已转向西部的岷江、雅砻江、金沙江、大渡河、澜沧江、怒江等流域。这些水利建设工程对于国家、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随着水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水利建设所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变“积极开发”为“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将是今后一段时期水利建设的发展战略。水利建设应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依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保护优先”的原则,走生态、景观、人水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3.
基于场所精神的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场所精神引入到大学校园景观空间规划中有助于营造不同功能的空间,延续校园文脉,唤起师生强烈的精神体验,发挥"环境育人"的功效。应从校园空间结构、建筑设计、景观标志设计等方面增强校园景观空间的识别性,营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景观空间,增强人们对校园景观空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4.
从研究人的居住行为和心理需求入手,以提高使用质量和功能质量为目标,对错层式住宅和复式住宅作了一些探讨,创造了一个楼中楼的空间序列,符合住宅的生态标准,充分体现了小康住宅“三分离,三分区”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5.
段中元  李桂媛  马林 《规划师》2011,27(11):83-87
沙镇溪镇是三峡库区典型的山地小城镇,地质条件特殊,生态资源丰富,有多处滑坡体,用地紧张.其总体规划修编通过对集镇现状全方位的调研,综合分析资源优势、产业结构、人口、经济、人文等特点,提出“人文、生态、个性构建”的规划理念,形成“一心、一轴、两脉、四区”的用地空间布局结构,以及“两心、两轴、多节点”的空间景观格局,力求将...  相似文献   
6.
李桂媛  段中元  刘鸿琳 《规划师》2011,27(11):88-91
运用产业生态学原理,对山地产业园区进行生态规划,既能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便于循环产业网络的形成,增强产业园发展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又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生产环节带来的环境污染.其关键在于构建可持续的特色产业生态网络,集约开发土地与资源,构建山地产业园生态安全格局,通过产业间生态链的作用,实现经济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7.
从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地域特征等影响因素方面对宜昌进行城市色彩规划,并提出色彩方案和意见,为宜昌市城市色彩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该文基于当前"多规合一"规划背景,以湖北省宜昌市车溪村规划为例,从乡村"多规合一"的内涵理念出发,进行"多规合一"乡村规划实证研究,探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融洽的乡村"多规合一"规划统筹方法。对乡村规划中多种规划的矛盾和冲突进行协调,以生态空间为规划图底,重视对生态用地的管控,实现生态包容共生;推进乡村产业有序合理升级,高效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优化乡村人居环境,凝聚乡村人气,传承民俗文化遗产,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和谐的土地利用格局。实现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推动车溪村经济文化建设,促进乡村空间城乡和谐发展的目的,同时也为构建多规协调的乡村规划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的美好城市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桂媛  陈静  余菲菲 《规划师》2010,26(8):23-26,30
美好城市是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因此,美好城市的营建要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遵循"控制城市的规模、发展区域城市圈、优化城市圈交通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计的建设与管理、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突出城市特色,城市发展战略要具有前瞻性与可持续性、优化城市管理的法规和制度、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等建设原则,最终建立起人性化、安全、健康、舒适、宜居的美好城市。  相似文献   
10.
借助于使用后评价的方法对三峡大学校园环境主观质量进行了评价,对现有的校园环境主观评价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来求权重,运用模糊数学原理进行综合评价,最后评价结果为E4级,即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