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8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不同的矿物掺和料及其掺量,对水泥浆体的流变性及与外加剂的相容性有不同的影响.通过水泥浆体的扩展度和黏度2个指标来研究矿物掺和料对水泥浆体的流变性及与外加剂的相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佳掺量时,矿物掺和料对改善浆体流变性和相容性效果最好,且不同的矿物掺和料的最佳掺量区别较大.硅灰的最佳掺量为5%~10%;普通矿粉的最佳掺量为10%;2种超细矿粉和粉煤灰的最佳掺量为20%~30%.  相似文献   
2.
SFRC纤维间距理论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SFPC)的纤维间距理论,分析了纤维间距理论存在的主要缺陷,指出纤维间距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忽略了纤维的复合增强作用和没有考虑纤维与基体粘结强度等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灾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与再生混凝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的有效处理和再生利用,是灾后重建家园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地震后的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再生骨料生产工艺、骨料强化的作用、意义和方法,不同方法制备的再生骨料性能比较,以及再生混凝土配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钢纤维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钢纤维加入到混凝土基体中,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强化基体的作用,即由于纤维能够阻止裂缝在基体中的扩展而使基体的性能较复全前有所提高。二是纤维所起到的复合作用,即按照“混合律”所起的作用。其中纤维强化基体的作用与纤维分布状态密切相关,而粗骨料最大粒径往往影响纤维均匀分布。一般规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 20mm和不超过纤维长度的 2/3。此项规定未考虑纤维直径和纤维掺量的影响,因此较为粗略。本文对钢纤维混凝土(SFRC)粗骨料最大粒径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连续纤维对水泥基体的增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秋义  杨向宁  刘树旺 《工业建筑》1998,28(8):15-17,49
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理论较为复杂,传统的复合理论及纤维间距理论都不能圆满地解释其增强作用。为了抛开短纤维因不连续性和随机分布带来的复杂问题,作者结合顺向连续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介绍利用断裂力学推导出的新理论──兼有阻裂作用的复合理论。该理论不仅可以预测复合材料的强度,还能推出应力-应变曲线中的非线性增长段。  相似文献   
6.
与普通骨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不同,再生骨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粉体(简称再生微粉)含有大量的硬化水泥石和未完全水化的水泥,具有较高的活性,同时也有较大的内比表面积.为了实现再生微粉的有效利用,试验研究了不同掺量再生微粉对砂浆、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砂浆中再生微粉的掺量可以控制在28%以内,其中最佳掺量为14%,再生微粉效能系数为1.06;混凝土中再生微粉掺量可达30%,但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最佳掺量为24%,再生微粉效能系数为1.16;加气混凝土中掺入30%以内的再生微粉对加气混凝土的性能无显著影响,可作为部分硅质材料用于加气混凝土的生产.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抗压强度、劈拉强度、静弹模量等主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探讨以工业萘、浓硫酸、甲醛、氢氧化钠为主要原料,合成萘系混凝土高效减水剂的适宜原材料配合比、磺化温度与时间、水解温度与时间、缩合温度与时间。确定了较适宜的合成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