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3篇
建筑科学   179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向荣  林箐 《风景园林》2007,(1):118-127
WES景观设计师事务所(WES&Partner)由魏贝格(Hinnerk Wehberg)和朗格(Gustav Lange)于1969年在德国汉堡创建,后来公司的合伙人不断变化,但魏贝格一  相似文献   
2.
Agence Ter事务所,1986年由Henri Bava,Michel Hoessler和Olivier Philippe在巴黎创立。1989年在法属圭亚那创办事务所。1998年以后,Henri Bava任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景观与园林研究所的教授,并生活在卡尔斯鲁厄,2000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创办事务所,由Bava领导。事务所从事不同尺度的规划和设计,本期收录的位于瑞士日内瓦和德国的两个项目是事务所最重要的作品。地点: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的Bad Oeynhausen和L?hne面积:35hm2建成时间:2000年图3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两个相邻的小城市Bad Oeynhausen和L?hne…  相似文献   
3.
正UED:本次专辑的主题是"文化的自然",能否为我们详细解读一下?王向荣林箐:地球的表面有两种类型的自然系统。一种是原始的自然,表现在景观方面是天然景观,包括山脉、峡谷、河流、湖泊、沼泽、森林、草原、戈壁、荒漠、冰原等等。这类自然是天然形成的,并基于地质、水文、气候、植物生长和动物活动等自然因素而演变,人类活动没有对它产生太多干扰,或者尽管有一些人类的影响,但在总体上它仍然保持着原始的状况,这实际上是一种荒野的自然。  相似文献   
4.
采石场伴随着人类文明而产生,也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长期存在。采石遗留的岩壁、岩石,以及地下水和雨水汇集形成的湖面水潭等构成了采石场景观的基础。采石场修复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同时体现中国传统山水美学。南宁园博园7个采石场花园的设计,通过对场地景观特征的挖掘和恰当的人工介入,建立了融合于场地而又具有鲜明艺术特征的新景观体系。  相似文献   
5.
蒋鑫  王向荣  林箐 《风景园林》2019,26(6):18-22
北京旧城胡同具有悠久的绿色空间营造传统,而社区居民作为绿色空间更新的主体,拥有极大的自发性和能动性。随着北京"留白增绿"等政策的推进,基于居民自发更新的"自下而上"的绿色空间微更新越来越得到重视,充分发挥居民自发性对于社区生活原真性留存、景观管理和维护、社区力量凝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梳理大栅栏片区社区营造的组织形式发展过程,分析现存胡同绿色空间的类型与组织模式,阐明更新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之后结合实地调研成果重点分析居民自发更新下胡同种植空间、搭建材料与植物选择的特征。最后,结合具体实例从组织形式、绿化模式和思路创新3个方面探讨居民自发更新视角下的胡同绿色微更新的实现途径,总结绿色空间微更新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周超  林箐 《建筑创作》2022,(3):191-198
乡村庭院的自发更新是居民在有限的条件下解决生活矛盾或提升居住环境的有效过程,但是目前自发更新作为一种农村地区大量存在的更新方式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对长兴地区15个自然村中的200余处乡村庭院以记录、拍照、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实地调研,归纳分析乡村庭院的基本构成、功能形式与植物种类等要素,总结自发更新背后的形成机制与主要特征,以期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7.
传统“城-湖”系统是中国富有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水风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当今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地方历史文献、地图资料和广东区域史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下,以惠州西湖和府城为例,从区域视角对“城-湖”系统的空间范围和风景营建进行了讨论。首先,基于水文分析结果与历史文献图纸比对,明确惠州“城-湖”系统界域范围;其次,从广东地区区域发展史的角度解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惠州“城-湖”系统风景营建的统计和空间分析结果所反映的结构性和整体性特征。展示了历史-地理区域与“城-湖”系统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城-湖”系统所具有的“城市历史景观”属性,对于理解中国传统空间设计与营建的动因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向荣  林箐 《中国园林》2003,19(6):43-44
设计者将对生命的结构的理解转换为设计语言,创造出具有启发性,具有视觉冲击力,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同时又具有清晰简明结构的景观。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热岛效应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本文选取北京市五环内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ENVI 5.1的软件计算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度和地表温度,并利用Arc GS I 10.2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区域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的耦合关系,以及公园特征要素对公园降温效应的影响。以此为我国城市森林的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岳晓蕾  林箐  杨宇翀 《风景园林》2018,25(10):66-70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进行,城市热岛效应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显著问题之一,而城市绿地能有效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布局,从而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本文采用遥感数据反演的方法,综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得到不同时期保定市中心城区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度的时空演变图,分析近10年的时空演变规律,并用网格法对植被覆盖度与地表温度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研究,得出研究区内的植被覆盖度每增加10%,其地表的平均温度可减少0.9℃~1.3℃。选取研究区域内的8个城市绿地,利用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定量研究城市绿地面积与其降温范围之间的关系,结合保定市热岛效应集中区域及周边土地利用现状,提出增加城市绿地的可能位置,为城市绿地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