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11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运用数值模拟与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夯实水泥土楔形桩桩身峰值应力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楔形桩楔角相同时,桩身峰值应力所对应的深度基本为一个定值,且与竖向荷载大小关系较小,进而提出桩身峰值应力深度比的概念;桩身峰值应力深度比与楔形桩楔角的关系,在数值上可以近似用直线与抛物线分段拟合,且拟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无线遥控照明控制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分析了以PT2262、PT2272为核心的无线遥控照明控制器以及发射和接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器件选择。制作的样机现已正常使用,实践证明此遥控电路简单、小巧、经济、工作稳定可靠,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进一步扩展,如选用PT227M4可以完成4路独立的开关,还可以控制其它的交流设备,该制作有一定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3.
含有储能装置的风电场可能是未来风电开发的一种主要模式,储能装置的添加使得风电场投资、效益以及发电模式发生变化。首先将风电场分为2种类型,即可以购买备用的风电场和不具备购买备用条件的风电场。然后从成本收益角度提出了风电场是否可以配置储能装置的判定原则,并且分析了影响储能装置容量、功率的主要因素。在考虑调度计划条件下,以复合储能装置投资最小、收益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了储能优化模型,使用Cplex优化工具包进行求解,最后算例分析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风电机组出力的波动特性,提出利用储能装置使风电场参与电网调度的方法。按照风场出力频谱特性设置低通滤波器,将风电有功出力分解为高频出力和低频出力;并分别采用快速响应型和大容量型储能装置平抑风电中的高频波动和低频波动,使联合系统出力跟踪上发电计划,从而完成调度任务。针对高频、低频波动的不同处理方式,建立了高频、低频波动联合调度模型和高频、低频波动各自独立调度模型。算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适用于风况稳定的风电场,也可用于评估已投入运行的风电场。  相似文献   
5.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建筑发展进入21世纪,我们注意到这样一种变化:钢结构建筑正在建筑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作者介绍了高层建筑钢结构的主要优点,分析了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6.
城镇燃气事故的科学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加强城镇燃气事故管理、事故报告的分级分类、事故情况交流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空间分工与协作是城市规划面临的重要议题,文章利用产业结构分析和产品空间分析方法,梳理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制造业的发展历程、特征与潜力,结合国家和地方两级战略对两地制造业发展的要求,综合辨析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产业协作的难点与可能性,探讨相关规划策略。研究发现,成都市与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制造业同质化发展特征明显,直接进行产业协作的难度较大,但可将产业链向成渝中部城市延伸,培育为两地提供配套的生产基地,从而提升区域的产业协作水平与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采用膨胀混凝土实现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设计进行了初步理论分析和计算,提出了钢筋混凝土超长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法,并与传统的后浇带做法进行比较,阐明其优越性.同时文章还提出了利用膨胀剂实现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于一些应用于特殊场合的镀锌板,在磷化后还要进行皂化处理,以满足摩擦因数低及耐蚀性优良的使用要求。[方法]采用刷涂的方式对镀锌板磷化处理后再皂化。对比了镀锌板经不同工艺处理后的表面微观形貌、动摩擦因数和耐蚀性。研究了刷涂磷化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0~20 g/L)的锆盐时对磷化-皂化膜层表面微观形貌和动摩擦因数的影响。[结果]皂化处理可提高磷化膜表面的平整性和均匀性,降低磷化膜的动摩擦因数,但对磷化膜水接触角的影响很小。磷化液中添加锆盐可以有效降低磷化-皂化膜层的动摩擦因数,令其满足动摩擦因数小于0.16的应用要求。[结论]通过刷涂方式可在镀锌板表面获得动摩擦因素低、耐蚀性好的磷化-皂化膜,有望实现工程化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深入研究预应力混凝土楔形管桩在静力沉桩过程中的沉桩挤土效应,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直型管桩与楔形管桩在沉桩过程中挤土效应的差异,着重探讨楔角对楔形管桩沉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楔形管桩贯入阻力曲线呈斜"Z"型,直型管桩贯入阻力在沉桩中后期出现48.5%幅度的减小,楔形侧壁对土体的挤压效应是楔形管桩较大贯入阻力和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