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01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中国境外产业园区得到沿线国家的普遍认同,正在成为支撑"一带一路"倡议落地开花的重要手段,这也为中国开发区规划技术"走出去"提供了机会和提出了需求.本文系统梳理了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状况,在分析相关法定规划体系架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对中国境外产业园区的规划实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对既有境外园区规划类型与内容、规划技术标准、规划编制组织和管理体系等进行了总结,结合园区就业者对规划建设的评价和需求等,分析了境外园区规划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境外产业园区规划体系创新的策略性建议,为构建全球化的境外产业园区规划技术体系提供支撑,也为中国城乡规划技术"走出去"探路.  相似文献   
2.
用微弧氧化(MAO)和磁过滤阴极真空弧离子镀(FCVAD)在Zr-2合金表面制备ZrO2/Cr复合膜,用热重分析仪(TGA)评估了Zr-2合金基体和ZrO2/Cr复合膜在900~1100℃蒸汽环境中的抗氧化性能,并分析其氧化后氧化层的截面结构、相组成和成分深度分布。结果表明,在900、1000和1100℃蒸汽环境中分别氧化3600 s后,ZrO2/Cr复合膜试样单位面积增重约为Zr-2合金基体的3/8、1/4和2/5。在高温蒸汽环境中,ZrO2/Cr复合膜表面氧化生成的致密Cr2O3膜能抑制氧向内扩散,提高锆合金的抗蒸汽氧化性能,阻止锆试样在1000℃蒸汽环境中出现分离氧化。ZrO2/Cr复合膜的表面Cr层完全消耗前,Cr涂层的氧化主要取决于铬向外扩散,而不是氧向内扩散。在蒸汽氧化过程中,MAO膜的中间层能抑制氢渗透进入锆合金基体。  相似文献   
3.
研究一类带不确定输入动态非线性系统的输出反馈干扰抑制问题并基于观测器给出了输出反馈控制器 构造性的设计方法.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对可允许不确定动态的鲁棒性.不仅在L2增益意义上抑制了干扰对输出 的影响,同时在ISS镇定意义上抑制了干扰对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一类带不确定输入动态非线性系统的H∞控制问题.在输入动态存在的条件下, 利用反传设计方法构造了鲁棒状态反馈控制器,使得闭环系统在零初始状态下从干扰到输出的 L2增益任意小,同时在干扰输入恒为零时闭环系统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5.
6.
锆及锆合金是重要的核结构材料和有潜力的生物医用材料,但在实际应用中,腐蚀、磨损易造成其失效,而适当的表面改性是提高它们服役性能的有效手段。重点介绍了锆及锆合金微弧氧化(MAO)表面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讨论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压电流特征及微弧放电机理,总结电解液体系及电参数对锆微弧氧化膜生长及膜层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的研究方向。锆微弧氧化膜硬度高,致密性好,能大幅度提升基材的抗磨损和抗腐蚀性能。因此,锆微弧氧化技术在核电及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此外,电解液中铝、硅元素进入微弧氧化膜后可以稳定膜层中高温氧化锆相(t-ZrO2),避免膜层中应力集中和微裂纹的产生。用P和Ca元素修饰后的锆微弧氧化膜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抗体液腐蚀和抗菌性能。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63.89%,城市已成为多数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过去快速城镇化阶段,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建设模式适应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有效推动了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建设,成为我国实现全面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和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寻找并布局满足创新主体需求且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活力的创新空间成为未来城市空间优化的重点之一。研究发现,创新主体在城市内的空间区位一般遵循邻近智力与产业资源、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配置完善、创新政策集中度高、与中心城区距离适中、生态环境优美等规律。同时,产业型与知识型创新主体在地块层面分别呈现主要集聚于产业园区与校区的特征。基于创新空间布局规律,提出因“创”制宜、集成高效的空间适宜性评价总体原则,并构建了涵盖智力与产业资源邻近性、设施配置水平、城市区位、生态环境条件等评价要素在内的技术框架。最后以南京江北新区为例,对技术路线应用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中东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战略地位极其重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多领域合作日益广泛深入,以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为代表的中东地区国际产能合作项目不断增多。2023年,适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东南大学“一带一路”可持续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研究团队中东-西亚调研小组,以阿联酋为中东地区的典型代表,开展了为期10天的现场调研与合作研究,以期了解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阿联酋产业园区的发展与规划等前沿信息,探索中国境外产业园区行稳致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石钰  王兴平  胡畔 《规划师》2021,37(20):22-28
环高校创新圈建设是空间规划应对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在存量规划时代,依托高校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理念和方法的重要转型.文章解析了大学城模式存在的问题,梳理了我国从大学城到环高校创新圈建设相关研究的演进历程,归纳总结了环高校创新圈经济形态、空间形态、网络形态3个层面的基本特征,并结合实践,提出环高校创新圈建设面临的现实制约及规划应对措施,以期相关结论能为我国依托高校促进内涵式增长的发展模式提供决策支持,为其他地区环高校创新圈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