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5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所以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将浇筑时和浇筑后的结构温度降下来,确保不出现结构裂缝。剪力墙作为一个特殊的部位,在浇筑前与浇筑后都要做好充分的施工养护方案。浇筑前,一定要对模板进行充分的湿润(注意:湿润不是简单地在模板外面洒一层水,一定要把模板温度降到触摸感觉凉为止,所以洒水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这是浇筑前的一个重要细节)。很多施工员简单地以为往  相似文献   
2.
文中将石屑分别取代C30混凝土中10%、20%、30%、40%、50%的机制砂进行试验,研究不同石屑掺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的影响;利用不同MB值的机制砂与40%石屑混合试验,研究不同MB值对石屑混凝土黏聚性、保水性、1 h经时损失及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掺量的优质石屑有助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机制砂MB值的增大会使混凝土工作性能及抗压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王青发 《江西建材》2023,(12):68-69+72
文中将石灰石粉取代混凝土中的部分粉煤灰及水泥,并控制混凝土初始坍落度在(200±5) mm进行试验,研究石灰石粉对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外加剂用量、抗压强度、坍落度与扩展度及其经时损失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石灰石粉部分取代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或水泥时,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或外加剂用量,并降低混凝土的坍落度、扩展度及其经时损失,但石灰石粉掺量过高时,混凝土的早期及后期抗压强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针对铝模混凝土施工困难、混凝土强度不足、坍落度损失大、表面裂缝难以控制等问题,文中通过对混凝土砂率、水泥用量、外加剂复配技术的调整及对比试验,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性能,避免了上述质量问题的出现。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实际砂率应控制在46%~48%;通过增加水泥用量,可使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调整外加剂中引气与消泡成分、石膏掺量,有效减少了混凝土表面气孔多、易起粉的现象;通过施工配合比调整且加强养护细节,解决了混凝土浮浆多、裂缝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机制砂MB值对干混砂浆性能的影响,将泥粉按0、15%、30%、45%和60%的用量等量替机制砂中的石粉,从而配制出不同MB值的机制砂。利用不同MB值的机制砂制备M10抹灰砂浆,并测试各组砂浆的标准稠度用水量、密度、2 h稠度损失率、砂浆保水率、7 d及28 d抗压强度,从而研究机制砂MB值对干混砂浆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MB值的提高,砂浆的密度无明显变化,但标准稠度用水量,2 h稠度损失率增加,砂浆保水率及7 d和28 d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