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篇
建筑科学   15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14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建筑智能化目标定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年来,智能建筑的实绩远远不如宣传的那样辉煌。或者说,不少智能建筑设有能够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智能建筑开通率不高固然有技术问题、设计问题、工程问题和管理问题。但也有一部分智能建筑是目标定位上的偏差。 随着人类对大工业的反思,节约能源和资源成了当务之急。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对电脑和网络应用的重视。为了体现技术能力和充分利用土地,高层建筑和大规模建筑群的涌现又加深了管理的复杂性、制约了管理效率。所有这些需求归结到建筑,建筑智能化就应运而生了。 然而,智能建筑仍然是建立在土木结构基础上的人类生…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为了一定的使用目的,人为地用物质手段构筑限定的,供人们进行特定的生产生活的物理空间。建筑物一旦建造完成,功能和结构就被固化。因此,建筑的本质是机械的、静态的。而人类的生产生存是一种活动,是变化的、动态的。于是,智能化就应运而生了。智能化工程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提高建筑的适应性和动态运行功能,从而更好地响应人们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在享受经济飞速发展的红利时,城市的聚集效应越来越加剧。随之而来的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资源枯竭、雾霾缠绕、就业困难等一系列挑战,不仅引发了身心疾病、加剧了城市负担、恶化了生存条件,更成为城市发展的痼疾,威胁着人类社会的延续。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病”的日益突出,促使人类要尽快地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来管理城市,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减少城市的能源消耗,使城市更加高效地可持续运行。  相似文献   
5.
上海博物馆智能化工程回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续上期)5系统集成的二个层次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系统集成包含二个层面:中央的集成和各子系统的分别集成。中央集成是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上层集成。各子系统集成是以功能实现为目标的基础集成。显然,子系统的集成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成败更为重要。但是,现在“系统一体化集成”的说法大有燎原之势,引得许多人把目光都注视着中央集成。可是恰恰忘记了,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开通率不高的原因并不是缺少中央集成,而是在于没有抓住子系统集成!片面追求控制功能的集中、设备的单一,实际上是对“集成”的一种误解!从系统管理的角度,把一…  相似文献   
6.
智能建筑物业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是人类的生存平台。建筑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文明时代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有着不同的技术基础。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筑的“安全、舒适、高效率”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不同的体现。 随着工业化的技术发展,建筑规模的扩大,以及对生存环境和生存条件的无限制扩展,使得建筑物内装置的机电设备越来越多,对建筑物的管理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繁重。人们迫切希望改善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减轻建筑管理的复杂程度。同时,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要求人类加强环境保护,确保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而电脑的诞生和迅猛发展,又激发了…  相似文献   
7.
智能建筑的系统工程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系统集成、系统设计、系统工程管理和工程实例与效果4个方面论述了智能建筑的系统工程特点。  相似文献   
8.
建筑是文化的创造。也是文化的延伸和体现;科技在改变建筑,也是建筑文化的再现;当文化与科技融合,建筑将会完全展现出艺术的瑰丽。凝聚着中华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文化与历史的博物馆如何在展现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体现出高度智能化的舒适与便捷?这是每一位博物馆建设者面临的挑战。21世纪的中国博物馆已广泛运用了数字技术,数字化博物馆是适应当代信息化,高科技迅速发展面对博物馆功能,组织,工作的再定位。到2008年,北京市由国家投资和行业单位筹建的博物馆将由现在的18座增加到150座。国家博物馆,国家美术馆,首都博物馆新馆,电影博物馆和汽车博物馆等一批大型博物馆将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将于2005年正式建成的首教博物馆新馆以其高度智能化为世人所关注,在这里我们一起领略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土二地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得中国智能建筑行业成为了全球之最。然而,在阅览《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2013~2018)的时候能否体会到我们撰写该报告、回顾辉煌成果时候的那种忧患感?  相似文献   
10.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21世纪信息化的全面渗透和推进,住宅智能化正在逐渐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设施.针对日益掀起的“智能化小区”热潮,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于1999年1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论证会”,作出了“住宅小区智能化”、“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期实现快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的科学定义.如何积极借鉴以往智能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地引导住宅智能化的正确发展,“减少无谓的消耗与浪费”,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