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精确分析ㄇ形梁在纵横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其横断面上正应力分布规律对于计算其有效宽度有重要意义,应用力法原理,先将ㄇ形梁和翼板截开成矩形截面梁和平面应力板,在截面上代之以赘余的分布剪力,对于平面应力板,通过利用板变形的对称性来简化其边界条件,然后假设一个满足板的控制方程的Airy应力函数求得板的应力和位移,再利用Timoshenko梁理论求得梁的挠度和转角,根据截面上梁与板的纵向位移相等的变形协调条件便可最终确定截面上的分布剪力,给出的数值算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与铜陵长江公路大桥主梁的模型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作了对比,解析解法还可用来检验其他各种数值计算方法的精度,并可推广到其他多跨薄壁结构梁桥的膜应力分析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曲率分布规律,将两种工作状态在半跨长上的曲率简化为二段与三段直线分布,并推导出确定段与段之间分界点的公式,提出了适合于手算构件延性系数的方法。本文建议的公式与方法应用于24根钢筋混凝土压弯试件的分析,计算表明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本文还根据试验与理论分析对极限压应变的合理取值进行了论述,认为在非约束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延性分析中取ε_u=0.003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大跨度拱桥悬臂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曲柱的纵向弯曲问题。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导出曲柱曲率分布系数β,测得16根抛物线曲柱在对称等偏心荷载作用下的中点附加挠度和极限承载力,归纳出载面刚度系数x_?和曲率φ的公式,从而得出钢筋混凝土曲柱和直柱η值的两种通用表达式。  相似文献   
4.
参照四个国家五种规范关于温度梯度的不同规定,对三种不同桥型的混凝土箱梁桥的温度纵向应力作了计算和比较,并对温度敏感性作了比较,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箱梁在压弯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剪力滞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探讨了箱形截面梁在轴向荷载和竖向荷载共同作用下,在翼板和腹板中所引起的剪滞效应问题。应用最小势能原理,分别导得了在仅有轴向荷载作用及压弯荷载共同作用下的关于剪滞效应的基本微分方程。进行了有机玻璃模型的试验并结合模型桥作了有限条法的数值分析,其结果完全验证了本文的理论解。提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实用图表。本文公式比以往只考虑受弯情况的箱梁剪滞理论有了补充,因此更具有一般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钢管混凝土拱桥的特点,从变形协调条件出发,通过引入混凝土换算弹性模量,推导了钢管混凝土拱肋应力重分布计算公式。根据相似比的原则制作了钢管混凝土拱桥节段模型,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将试验结果与基于现行规范的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证明公式正确可行,同时得出由于徐变导致混凝土承担的荷载逐渐转移为钢管承受的量值,混凝土的应力最大变化量达到52.7%,而钢管应力变化达到27.3%。并对荷载水平、含钢率和矢跨比等参数对结构长期力学性能影响规律进行研究。接着跟踪了钢管混凝土拱肋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徐变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自锚式悬索桥活载内力计算问题,按照我国著名学者李国豪教授提出的代换梁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自锚式悬索桥和传统地锚式悬索桥的构造和受力的不同点,对自锚式悬索桥提出了新的计算模型,由此导出了因活载对主缆产生水平拉力分量的计算公式,从而解决了确定自锚式悬索桥加劲梁内力的问题。通过一座桥例的分析,用该方法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空间及平面有限元法的分析值基本吻合。因此,该方法对设计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三箱并联变高度悬臂桥荷载横向分布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三箱并联变高度的悬臂桥,模拟成平面的弹簧支承结构来分析荷载的横向分布。可用纽玛克数值法十分简便地进行手算,并且易为设计人员掌握。文中表列的分析数据,可供初步设计参考。在技术设计阶段,可以根据具体结构尺寸进行计算。因此,本文的力学模型的优点,在于为结构配置纵横方向钢筋时,可以不用电子计算机,也能得出较精确的内力值。  相似文献   
9.
用振动参数识别技术对混凝土框架进行破损评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提出了采用振动参数识别技术对混凝土平面框架结构进行破损评估的新方法.该方法是首先采用“残余力向量”识别结构的损伤部位,然后再用振动理论中的加权灵敏度分析的方法识别结构的物理参数,由此识别结构的损伤严重程度.经三榀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