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6篇
水利工程   8篇
无线电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营养景观水体中藻类和磷的去除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投加适当的混凝剂不但可以去除水中悬浮颗粒(包括藻类),也可以沉淀磷酸盐,但目前对于混凝法同时去除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中藻类和磷尚缺乏系统研究.该课题采用精制硫酸铝(Al2(SO4)3·18H2O)和三氯化铁(FeCl3·6H2O)为混凝剂,考察了它们对富营养化景观水中磷和藻类的去除效果.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时间、混凝剂投加量和pH值.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凝剂单独使用均可有效去除水中藻类和磷酸盐.用FeCl3混凝除藻和除磷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混凝15 min,pH值为8,混凝剂投加量为50 mg/L.用Al2(SO4)3混凝除藻和除磷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混凝15 min,pH值为8,混凝剂投加量为30 mg/L.硫酸铝较三氯化铁更适合混凝沉淀去除富营养化景观水体中的藻和磷酸盐.  相似文献   
2.
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手段探究了SBR生物除磷系统启动及运行过程中微生物种群结构的变化。根据测序结果,共获得20个门、150个属级微生物。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系统中的主要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绿菌门(Chlorob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这8个菌门占微生物总数的95%以上。属级微生物中的优势菌属为索氏菌属(Thauera)和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其相对丰度分别为7.90%和5.20%。系统中的聚磷微生物有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噬纤维菌科(Cytophagaceae)、浮霉菌属(Planctomyce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脱氯单胞菌属等,其中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为主要除磷微生物。  相似文献   
3.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verify and discuss the denitrifying dephosphatation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nitrate concentration and retention time of anoxic/aerobic process in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The results of test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were two kinds of phosphorus-accumulating organisms (PAOs) in the biological excess phosphorus removal (BEPR) system. One was non-DNPAOs that could only use oxygen as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s, the other was denitrifying PAOs (DNPAOs) that could use both nitrate and oxygen as terminal electron acceptors. Phosphorus uptake efficiency could be attained under anoxic period ranging from 28.7%-96.7% in an anaerobic/anoxic/aerobic system.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nitrate concentration and retention time of anoxic/aerobic process we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urse of denitrifying dephosphatation.  相似文献   
4.
活性污泥系统非平衡增长理论及其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近年发展起来的活性污泥系统非平衡增长新理论,从其要概念、发展沿革、理论要点以及在生物处理中的应用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结合应用该理论进行了单级活性污泥法同步硝化-反硝化的实践,探讨了非平衡增长理论在未来活性污泥生物处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管式电凝聚法处理印染废水COD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电解质成分、pH值、电流密度及电解时间对管式电凝聚法去除不同浓度聚乙烯醇(PVA)废水COD以及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分析了管式电凝聚法去除PVA废水COD及改善其可生化性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6.
外循环UASB反应器处理黑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外循环UASB反应器处理学校教学大楼冲厕水(黑水),反应器在中温(35℃)条件下运行,通过改变进水流量和混合液回流量,检测进出水的pH值、COD、SS、氨氮、总氮等指标,考察反应器性能.结果表明,控制进水流量为2.64 L/h,混合液回流量为10.5 L/h,反应器的处理效果达到最佳,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5%以上,对SS的去除率达到65%以上,反应器内污泥床层膨胀充分,平均产气量为3.545 2 L/d.  相似文献   
7.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水厂二级出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间歇运行条件下,采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考察了其净化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污水厂二级出水中的氮和磷,适用于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在0.4 m~3/(m~2·d)的低水力负荷条件下,系统对COD、氨氮、总氮和PO_4~(3-)P的去除率分别为87.4%、82.15%、60.32%和30.15%;当排空时间为2 h时,系统的处理效果最好,对氨氮、总氮、PO_4~(3+)-P的去除率分别为84.44%、65.46%和40.33%.  相似文献   
8.
进水方式及水质对厌氧/缺氧系统反硝化聚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缺氧(A/A)SBR和人工废水,研究了不同硝酸盐投加方式下反硝化除磷的效果,探讨了进水方式以及水质对反硝化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厌氧段进水,反应器内初期形成的较高浓度磷会对聚磷菌释磷及其吸收碳源产生抑制作用.控制投加的COD量,使反应器内在厌氧段存在充足的碳源而在缺氧段时基本不残留碳源,则有利于提高除磷效果.厌氧/缺氧交替的环境,若厌氧段初始进水后反应器内初期磷浓度较高则有利于反硝化而非反硝化聚磷.  相似文献   
9.
随着DCMFC产电周期的增加,阴阳极间的液位差明显增加。为解析此现象,从蒸发、渗透压、生物代谢及电场角度考察了质子和水的传递行为,研究了产水与电池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360 h内蒸发、渗透压引起的液量变化少于0.50 ml(液面降低0.5 mm);断路312 h,阳极代谢气体使PEM形变凸向阴极,阳极液减少6.20 ml(下降6.5 mm),阴极液增加10.75 ml(上升11.2 mm),两腔液位差达17.7 mm;通路下,除膜的形变,水合质子被电渗透到阴极并还原成水,312 h内阳极液减少10.70 ml(下降11.1 mm),阴极液增加17.00 ml(上升17.7mm),两腔液位差达28.8 mm,且产水量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加。研究表明,生物代谢及电渗透对两腔液量影响较大,产水量可表征质子传递率。经计算该系统质子传递率大于54%,为评判产电效率提供了简便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低DO紊动床内有机物对硝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利用生物紊动床在低溶解氧(DO)和有机物存在的条件下研究了氨氮的亚硝化、硝化和有机物氧化的规律,分析了异养菌与自养菌竞争的特点。试验结果表明,DO为2-3mg/L、有机物浓度(TOC)为200mg/L、C/N=1:1.5时对硝化作用影响不大;DO为0.5-1mg/L、TOC≥mg/L、C/N=1:3时硝化系统即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