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土地开发面临 着多元主体利益冲突与协调困境。以四川省3个村 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对比、多主体分析 的研究思路,分别解析政府主导、市场主导、村 集体主导三种村庄土地开发路径的开发过程与 驱动机制,并总结其在利益分配方面的困境或不 足。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共利益、集体利益和个 人利益的博弈中,开发主体及行为动机差异是造 成利益冲突困境的根本原因。其中,政府和市场 主导的村庄土地开发存在较多的利益分配不协调 问题,而村集体主导能够较好地协调公共、集体 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农村土地开发过程中协调 处理好利益主体的相互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应当通过开发主体限制、平台构建、利益联结和 协商机制的确立,实现可持续的农村土地开发与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2.
面对我国量大面广的村庄规划问题,如 何通过数字化技术科学理性地指导村庄土地 利用,从而协调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关 系,成为当下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一大难点。基 于此,本文通过对FLUS模型的理解,针对村庄 土地变更的要求进行调整与优化。并通过调整 FLUS模型模拟参数,设定村庄发展的四大情 景,从而创新性地提出一种基于FLUS模型的多 情景村庄土地利用模拟的方法。并以农业主导 型的村庄——凉风垭村为例进行模拟试验,结 合村庄现状基本情况和城镇发展目标,选择合 适的村庄发展情景,引导村庄土地利用布局,统 筹协调好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关系,促 进村庄规划走向精准与智慧化。  相似文献   
3.
赖文韬  李和平  付鹏 《住区》2022,(4):15-22
我国尚存大量“非保护类历史城区”,它虽能体现多样化的历史时期断面,但由于历史范围、格局与风貌的完整性较弱,历史文化资源较少或分散,导致其承载的历史记忆和多样化的社会面貌遭遇漠视,通常沦为大规模城市更新的试验场,如何实现这类城区的可持续更新尚待深入探讨。通过引入地方营造理论,以江浦老城为代表探析了“非保护类历史城区”在“现代—传统”、“空间—社会”和“景观—文化”三个维度的现实矛盾;最后提出地方营造理念下的三方面更新策略,试图为其永续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空间、要素和时间维度,辨析城边村与“城”“产”“人”三重外部动力的多重关联性,构建“城—产—人”关联视角下的城边村转型研究框架。在此视角下,基于城边村演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总结,从城区、园区、社区3个层面探讨城边村转型的多尺度空间路径,分别为:以城乡融合推动空间结构重组、以产业转型支撑空间布局融合、以人群需求引领品质生活营造。最后以溧阳北拓区乡村为例,以“融入城区—联动园区—激活社区”为脉络,提出城边村多尺度协同的规划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转型与新型城镇化提供可能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探讨人口流失地区的就地城镇化特征 与影响因素,对于推动形成“以县城为重要载体 的就地城镇化模式”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文章 以四川省72个县域单元为研究范围,以典型个 例——岳池县的留守农民调查数据为支撑,运用 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从个人、家庭、生产生活、 养老和教育4个层次分析留守农民的不同居住 地域迁移意愿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一、与其 他地区不同,人口流失地区城镇化在空间-经济- 人口3个层面分异明显,近40%的留守农民有城 镇化倾向,迁移意愿和偏好强度依次为县城> 大城市>地级市>小城镇;二、就地城镇化影 响因素呈现“轻生产、重生活”特征,即不以收入、就业为首要导向,而是将家庭养老和子女教育视为就地城镇化的决定性因素。最后,基于此 提出构建完善的城乡教育与养老服务体系,并积极探索内生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乡村的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和文 化传承等多元功能价值日益凸显,亟需策略指引 以满足乡村多元功能运作的基本需求,推动乡村 多功能转型。自古以来,我国乡村营建就注重人 水和谐关系,每个农耕区域亦可视为传统水利 社会。“水”对于乡村的多元价值体现为有机串 联“三生”功能、并相互作用的开放、复合体系, 其符合乡村多功能转型的作用机制。首先从乡村 的“三生”功能属性出发,通过对乡村转型语境 下“水”的多元价值再认知:基于流域网络的系 统开放性、基于水体自净的动态适应性和基于 协同演进的自主互动性,进一步从“经济生产、 自然生态、社会生活”三个维度提出以“水”为 主线的乡村转型发展策略,并将其运用至仓口 村规划实践之中,旨在寻求乡村永续发展的适应 性方法,探索乡村振兴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7.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热压缩实验,探究了Ti-6.5Al-3.5Mo-1.5Zr-0.3Si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1~10 s-1、变形温度为1173~1323 K及最大变形量为60%条件下的高温塑性变形行为。探究了工艺参数对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影响,采用Arrhenuis模型构建了耦合应变的本构方程,基于动态材料模型及Babu流变失稳准则构建了热加工图。结果表明,Ti-6.5Al-3.5Mo-1.5Zr-0.3Si合金的流动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减小及变形温度的增加呈下降并趋于平稳的趋势,且温度敏感性在低温区比高温区强。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在变形温度1173~1273 K下的α+β相区呈现出动态再结晶特征,在变形温度为1323 K的β相区呈现出动态回复特征。建立的耦合应变的Arrhenuis本构方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利用Ti-6.5Al-3.5Mo-1.5Zr-0.3Si合金热加工图,确定了该合金最优塑性变形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为1230~1323 K和应变速率为0.1~0.816 s-1。  相似文献   
8.
我国村庄普遍分散孤立与被动化发展,地域不平衡现象仍较显著。通过连片规划推动乡村由“单打独斗”向“联动整合”转变,为破解地域不平衡困境提供了可能。首先,总结我国目前乡村连片规划的实践指向包括地域分异法则的依归、网络关联思维的转向、系统互动逻辑的遵循3方面;基于“功能—网络”视角揭示乡村连片规划蕴含着全域价值传递、村镇效用互惠、韧性格局重塑的理论逻辑,其目标则在于培育基于功能联系且相互依存的地域共同体;探索性地提出“全域分区分类—片区多维协同—规划路径统筹”三位一体的规划路径,以期为新时代乡村规划提供可能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