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4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5篇
原子能技术   58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汉语方言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汉语方言受到历代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对汉语方言研究的著作不乏较有价值之作。从历代方言著作中探究了汉语方言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2.
摇摆参数对自然循环系统混沌脉动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摇摆参数对自然循环系统中流量混沌脉动的影响,用非线性时序分析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相空间重构理论,计算不同摇摆参数下时间序列的关联维(CD)、K2熵和最大Lyapunov指数(MLE)等几何不变量值,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摇摆参数对自然循环系统混沌脉动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摇摆周期越短、摇摆振幅越大,混沌出现时的无量纲功率越大;摇摆周期对混沌脉动边界的影响大于摇摆振幅的影响;当摇摆周期为5 s时,由于摇摆引起的波谷型脉动与密度波型脉动频率相近而发生共振作用,流量脉动的混沌特征减弱.  相似文献   
3.
矩形通道内脉动流,流量的正弦脉动会引起压力的脉动,在层流区压力与正弦规律吻合良好,而在紊流区、过渡区和跨区域的压力脉动与正弦规律偏差较大.为了能够较为精确地计算管内压降,对矩形通道内脉动流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测量截面为40 mm×3 mm的矩形通道内不同周期、振幅、平均值的正弦脉动流体的流量、压差,对压差数据分别采用一阶、二阶傅里叶级数进行拟合,发现用二阶傅里叶级数拟合压差数据,能够很好地反映压差的变化规律,并发现雷诺数-摩阻系数曲线呈‘8’字形.通过对二阶傅里叶级数的压差拟合公式进行分析、推导、拟合,得到了瞬时及平均摩阻系数的计算公式,其计算值与实验值的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4.
关于过冷流动沸腾气泡脱离点(或称充分发展沸腾起始点,FDB)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实验研究,缺少预测气泡脱离点的数值模拟模型和方法.建立了数值模拟过冷流动沸腾气泡脱离点的数学模型,利用Fluent实现了对气泡脱离点的数值模拟,并且对矩形通道内的气泡脱离点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了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分别对比了圆管、矩形通道内数值模拟结果和经典模型计算结果,并将双面加热矩形通道内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根据本文模型,可以实现对过冷流动沸腾气泡脱离点位置的数值模拟,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度.源于圆管实验的Saha-Zuber模型和Bowring模型适用于双面加热矩形通道.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新的惯导平台自标定数据处理方法——曲线光顺法。根据自标定数据特点给出了适于自标定数据的曲线光顺准则。分析了野值对曲线二阶差商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种野值剔除算法。通过将最小二乘与B样条结合得出二阶差商参考值,并使实际差商与参考差商距离达到最小从而得到野值修改值。实验结果表明,该文的算法能很好地解决惯导平台自标定数据的野值剔除问题,可通过调节参数来控制光顺精度,并具有算法简便、易于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自然循环过冷沸腾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自然循环过冷沸腾高频脉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高频脉动为声波型脉动.通过实验分析,确定了声波型脉动发生的3种类型和声波型脉动发生的边界,并分析了影响其产生的因素.进一步分析证实汽泡脱离点与声波型脉动的产生和消失有直接关系,据此得出了声波型脉动发生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地板热工特性的基础上,对地板供暖常用的几种控制模式进行了阐述,指出只有结合现实条件采取切实可行的优化控制措施,才能使地板换热系统实现节能、舒适、操控简便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低压高过冷度下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具有长直上升段的自然循环系统,开展了流动不稳定性实验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低压、高入口过冷度条件下典型的流动不稳定现象。实验表明:自然循环系统的结构、流体的热边界条件会影响自然循环的运行特性及流动不稳定性类型。较高入口过冷度下,高热流密度导致系统脱离稳态后,很难重新回到稳定的两相自然循环流动状态。随着热流密度的提高,系统会经历间歇沸腾、复合动态流动不稳定性等状态。依据实验结果得到了高入口过冷度下的不稳定性边界图。在两相振荡期间,自然循环驱动压头和回路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集中在长直上升段和加热段。加热段出口积聚的大量气泡对上、下游流体的强烈挤压作用是流量大幅振荡及逆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考虑建筑张弦结构提高刚度、减小支座水平推力的显著效果,文章以某建筑玻璃采光顶及幕墙为例,对张弦梁采光顶和张弦桁架玻璃幕墙进行整体设计和分析,优化张弦梁和张弦桁架拉索预应力,对关键节点进行加强设计,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高温高压湿蒸汽的湿度测量难度大、准确度低的难点,根据蒸汽与水的介电常数差异较大的特点,利用电容法测量湿度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同轴式圆筒形电容式传感器,可实现蒸汽湿度的在线测量。利用集成定时器NE555芯片,设计了外部测量电路对湿度信号进行测量,测量电路将电容量的变化转换成频率值,通过输出频率来反映蒸汽湿度。经标定后,该传感器既可直接测量气体的湿度,又可测量固体的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