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矿业工程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粤北石人嶂石英脉型钨矿床的石英脉、花岗岩、云英岩均发育晶质铀矿、含钍晶质铀矿、钍石、方钍石等系列放射性矿物。为了探寻是否存在放射性矿化,笔者通过系统测试发现以下规律:1)矿区含钨石英脉的放射性元素(U、Th)含量相对较低,绝大多数样品比地壳克拉克值还低;2)花岗岩的平均含量均比华南产铀花岗岩高出210倍;3)云英岩的U、Th含量更高,而富含硫化物的钨矿脉U、Th含量也很高,并发育放射性矿物;4)自55010倍;3)云英岩的U、Th含量更高,而富含硫化物的钨矿脉U、Th含量也很高,并发育放射性矿物;4)自550340m中段,各类地质体或不同矿脉的放射性元素含量呈现由小→大的变化趋势;5)矿区深部及富含硫化物钨矿脉和云英岩是寻找放射性矿化的重要方向。研究成果可为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及放射性防护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2010和2011年两次对青岛汇泉湾海滩表层沉积物进行观察、取样,按照泰勒标准筛制对样品进行筛分与统计并作图分析,探讨了2种环境下的沉积物分布规律:在正常潮汐流作用下,在高潮线附近发育一个纵向沙堤,从岬角由近到远,沙堤的宽度与高度由大变小并逐步消失,沉积物粒度由粗变细;经过风暴流的改造作用后,原有沙堤被破坏消失,出现横向沙脊韵律地形,从岬角由近到远,沙脊规模先由小到大,然后再逐步变小。在横向上由岸到海,两种环境下形成的海滩表层沉积物均出现细→粗→细→粗→细的复杂变化。通过滨海潮间带海洋地质作用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沙堤的纵向变化规律是在岬角地形背景条件下,不仅受沿岸流的控制,也受岬角物质供给的控制,具有双重控制特点;而在强大风暴流的改造下,海滩形貌被改造,原有沉积物经过搬运、再沉积,形成条形横向沙脊韵律地形;潮间带海滩表层沉积物粒度的复杂变化,特别是存在一个砂砾混合带,是潮汐进流与退流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钦州石夹剖面D-C界线附近的薄层含碳质硅质岩和含锰结核硅质岩为线索,讨论了晚泥盆世与早石炭世之间的沉积环境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D-C界线的Hangenberg事件,为研究华南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盆地构造特点和演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西钦州石夹剖面晚泥盆世-早石炭世硅质岩成分主要为隐晶-微晶质石英颗粒与球状、纤维状玉髓,可见大量放射虫化石,Si/(Si+Al+Fe)等若干特征比值均显示其生物成因特征;Al-Fe-Mn等若干三角图解表明硅质岩沉积环境主要为古大陆边缘盆地,属非热水沉积成因,但在D-C界线处可能受过海底热液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根据石人嶂钨矿山11个中段的钨品位数据,分别求取各中段钨品位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矿化率,并研究钨品位分形分维值垂向变化特征发现:石人嶂钨矿以598~410m中段为矿化中心;钨品位分形的分维值特征能够有效划分矿化阶段,显示该钨矿床主要经历了三次矿化事件的叠加,其中主要成矿作用发生在黑钨矿-硫化物-石英阶段和锡石-黑钨矿-石英阶段,且前者强于后者;虽然在380~340m中段,分维值D均最小,但仍存在有不少含钨砂包的富矿体,预示该矿床深部还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石人嶂钨矿主矿脉之一的14#脉中石英包裹体进行研究,发现其类型主要为Ⅰ型(H2O-NaCl体系)及Ⅱ型(液态CO2三相CO2-H2O-NaCl体系)两类,且以Ⅰ型居多。在对Ⅰ型包裹体进行显微测温后得出,成矿流体均一温度(未校正)为183.9℃413.2℃,冰点温度为-5.9℃413.2℃,冰点温度为-5.9℃-0.2℃,计算后得出其盐度为0.35wt%-0.2℃,计算后得出其盐度为0.35wt%9.08wt%NaCl eqv,密度为0.529.08wt%NaCl eqv,密度为0.520.95g/cm3,属于低盐度、中低密度流体,与华南热液石英脉钨矿成矿流体大致相当。另外,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盐度分布有多峰特性,推断成矿作用具有多期次的特征。孤立包裹体均一温度具有与高程负相关变化的趋势,结合邻区的He-Ar同位素研究,推断流体来源于深部,后有大气水加入。该矿脉石英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对进一步探讨矿区矿床成因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