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5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通过实验室试验,对淮南谢李深部井的松软岩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为矿井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可靠参数,并对今后软岩巷道的维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ADCP(Acoustic Doppler Current,简称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测量设备,能够在短时间内测出段面的流速剖面,目前在海洋等水文流量测验中广泛使用。通过走航式ADCP技术在水文流量测验中的应用,分析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3.
岩溶陷落柱突水是煤矿重大水患,陷落柱治理通常是在矿井淹井后进行,如何实现由被动治理向主动防治转变,是防治水重大难题之一。基于淮南某矿大型垂向导水陷落柱的三维地震剖面同相轴错断(下拉)和地震属性切片上近圆形的异常分布等初筛发现,地面7个钻孔取心钻探、群孔抽水试验、测井测温、拟电流场测漏等勘探验证,综合资料对比研究;进一步查清了陷落柱平面近似椭圆形(陷落柱断裂带在1煤底板上长轴95 m,短轴74 m),剖面上“上小下大”的椎体形态,导水裂隙带发育顶界高度至4煤底板的骆驼钵砂岩、基底在寒武系灰岩中等陷落柱形态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在陷落柱的1煤底板裂隙区,剖面上分别沿太原群C3Ⅱ组9灰和C3Ⅰ组3灰、设计叠层多分支水平井(相邻水平井间距40 m,扩散半径20 m);平面上以1煤导水裂隙带以外100 m范围来设计形成320 m×290 m陷落柱平面治理范围。结果表明:通过多分支水平井造孔轨迹精准控制,反复充填+压裂注浆工艺实施和注浆质量效果针对性的检验等,实见1煤裂隙区浆液有效扩散半径超过80 m,1煤底板隔水层岩柱厚度超81.8 m、大于奥灰高压含水层突水系数的要求,平面上和剖面上立体精...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部分公式繁多、矩阵庞大、传统的版书教学费时费力又显抽象的状况,采用Authorware编写CAI课件,用灵活变化的计算机屏幕代替黑板,以减轻教师上课负担,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该章节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谢李主井是两淮矿区第1个应用综合注浆法的工程,注浆堵水率达99.1%,大大加快了井筒施工速度,并降低了井筒造价,从而为两淮矿区井筒水害的治理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鲜生牛乳国家卫生标准修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卫生部"八五"食品卫生工作计划和全国卫生标准分委会制(修)订国家卫生标准项目计划要求,全国乳与乳制品卫生标准制(修)订工作协作组对1978年颁布的新鲜生牛乳卫生标准GBn33-77进行了修订.经过3年的现场卫生学调查与采样化验,修改了以下项目理化指标要求中,将比重项目改为密度项目,建议值≥1.027,脂肪指标建议值≥3.10%,取消了汞、六六六、滴滴涕项目.增加了以下项目蛋白质建议值≥2.90%,非脂乳固体≥8.10%,杂质度≤4 mg/kg,亚硝酸盐≤0.5 mg/kg,硝酸盐≤11 mg/kg,黄曲霉毒素M1≤0.5 μg/kg,抗生素检出为阴性.微生物指标中,菌落总数建议值≤5×105cfu/ml,增加致病菌项目,建议值不得检出.  相似文献   
7.
上海首幢生态办公样板楼正在加紧设计中,负责这个项目的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科研处副处长韩继红介绍说,3层的生态楼计划建设2000平方米,建成后夏天无须开空调,便可享受到清凉;冬天不用取暖器,朝北的办公室照样阳光明媚。  相似文献   
8.
9.
10.
PASS MO作为一种新型的组合电器,吸收了GIS与AIS的运行经验,成功解决了GIS集成度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和AIS单元件组合占地面积过大等问题,它投资少、维护简单且可靠性高。但随着PASS MO设备服役时间的增加,其部分附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