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综合类   22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无线电   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3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针对长期演进计划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和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融合中上行同步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LTE的静止轨道GEO(Geosynchronous Orbit)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时隙同步方案,并给出与用户传输时延相关的转换时延的计算公式。通过对用户上行时隙数和传输时延差关系的分析,以及对最大等待时延的分析和误码率性能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上行时隙同步方案适用于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3.
WCDMA信号定时同步中的内插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内插的定时同步算法用于WCDMA信号全数字接收机,具有稳定性好、复杂度低的特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算法中的内插原理,并针对WCDMA信号重点分析了基于理想低通滤波器的内插算法和基于拉格朗日插值多项式的内插算法性能。最后,通过仿真比较,给出了内插算法的选取原则,并给出了内插算法的2种实现结构。  相似文献   
4.
现有块对角化(BD)预编码系统用户选择算法较少考虑利用已选用户与剩余用户之间的关系来排除不可选用户.针对这点不足,给出了一种采用码本聚类的低复杂度用户选择算法( CodeGreedy算法).该算法采用弦距离刻画用户信道的相关性,以此为依据将用户划分到不同码本空间中,聚集在同一码本空间的用户信道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形成互斥...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对卫星定位系统的测距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从时域和频域各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测距方法,然后对其进行了matlab仿真。通过比较仿真结果,在FPGA实现时选则了一种精度较高的方法——频域测量法,该方法的巧妙之处在于利用了频谱峰值的相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在AutoCAD中由组合体的三维实体模型 ,通过投影转化获得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绘制的三视图 ,与其三维实体之间具有内在的关系 ,所以不容易遗漏图线和产生投影错误 ,而且绘图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利用ALUTOCAD的三维模型,在AUTOCAD的图纸布局中设置浮动视口,将三维模型向不同的投影面进行投影,然后使用SOLPROF、SOLVIEW、SOLDRAw命令提取三维模型的投影轮廓线,再通过对投影和浮动视口的适当编辑操作,生成三维模型的各种视图、剖视图等,达到由三维模型进行机件表达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利用AUTOCAD的三维模型,在AUTOCAD的图纸布局中设置浮动视口,将三维模型向不同的投影面进行投影,然后使用SOLPROF、SOLVIEW、SOLDRAW命令提取三维模型的投影轮廓线,再通过对投影和浮动视口的适当编辑操作,生成三维模型的各种视图、剖视图等,达到由三维模型进行机件表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QRD-M的多天线分组并行检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MIMO通信系统的基于QRD-M的多天线分组并行检测算法。该算法避免了传统分层检测算法中信道矩阵求逆的过程,同时克服了传统QRD-M算法随着收发天线数增多而难以实现性能与复杂度折衷的问题。该算法通过对发送天线的分组,组内并行采用改进的QRD-M检测算法,灵活选取每层被保留的分支,避免过高复杂度的同时提高了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QRD-M算法相比,该改进算法能够更灵活地实现性能需要和复杂度的折衷,在相近的复杂度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误码性能。  相似文献   
10.
cdma20001xEV-DO前向链路导频信道为时隙突发模式,在没有用户的时候,数据时隙空闲,此时跟踪环路中断,在下个相邻数据时隙到来时,码相位和频偏发生了变化,同时导频突发长度短的特点对系统的信道估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总结现有各种信道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其优缺点和适用的环境,仿真了实际工程中常用的算法,给出了比较结果,从而为信道估计的硬件实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