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41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星  顾学斌  陶黎明 《浙江化工》2003,34(12):12-13
在定向筛选大豆异黄酮染料木素过程中,找到一株编号为2002—66的放线链霉菌,将其初级代谢产物之一分离提纯,并得到该纯样品。测试样品经紫外、质谱、核磁等图谱综合分析得知其为染料木素。本文主要阐述了染料木素的筛选及分离鉴别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皂甙是甾醇(C27)的糖苷类化合物或三萜类(C30)皂角苷配基母核与一个或多个碳水化合物侧链相连(图11)。许多生长在温带的豆类植物含有各种皂甙,具有多种正面的和负面的生物学效应。由于皂甙的两面性及其表面活性性质,它是极佳的致泡剂,可形成非常稳定的泡沫。它们的生物学价值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化学结构决定了极性、疏水性和化合物的酸性。  相似文献   
3.
用于害虫治理的重组杆状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杆状病毒是一类非常有益的病毒。它们不感染人或植物,但对于许多昆虫种类可以提供有效的自然生物控制。杆状病毒和噬菌体一样对基础病毒学和生物学研究来说是一种最有用的工具,杆状病毒在基础研究和医学应用方面也是蛋白质表达的多用途载体。作为表达体系的载体,杆状病毒具有表达率高和生物活性等众多优点。在北美,杆状病毒用于防治害虫可以追溯到1930年之前,即应用欧云杉锯角叶蜂的多角体病毒(NPV)防治松树害虫。之  相似文献   
4.
陶黎明  高菊芳 《世界农药》2002,24(2):23-24,34
1979年美国圣路易大学医学院微生物系的Mc-Cann和Pogell发现了一类能刺激气生菌丝形成,并能抑制多种微生物生长的新抗生素,这一类抗生素称之为帕马霉素。后来这类系列化合物不断地被发现,有些研究者还对其进行了结构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了推动微细粒矿物的高效回收利用,从微细粒矿物的分选难题、基础研究和浮选药剂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述,深入剖析了微细粒矿物高效选择性回收的瓶颈问题。分析指出:微细粒矿物质量小、表面能大导致其较难分选;增大微细粒矿物的表观粒径,从而将微细粒难题转化为常规颗粒问题是微细粒回收的基本方向;组合捕收剂的开发与应用已经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也是未来微细粒分选药剂研究的热点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油酸钠体系中磁化处理对萤石浮选行为的影响,开展了磁化油酸钠、磁化浮选用水和磁化矿浆情况下的萤石纯矿物浮选试验,并对萤石表面油酸钠的吸附量和Zeta电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pH=8,油酸钠浓度为1.07×10-4 mol/L,磁场强度为200 mT,油酸钠磁化时间为10 min,水和矿浆均磁化30 min情况下的萤石纯矿物浮选试验的回收率分别为94.48%、93.07%、91.48%,相对于未磁化条件下,回收率分别提高了7.60、6.19、4.60个百分点;同时磁化处理能有效降低油酸钠的用量,且加快萤石的浮选速率,降低选别成本。②磁化油酸钠、水和矿浆均能增大萤石表面的油酸钠吸附量,磁化油酸钠后的吸附量增长最显著,其次是磁化水。磁化处理均能使萤石表面的Zeta电位发生负移,说明磁化处理促进了油酸根离子在萤石表面的吸附。③在人工混合矿浮选试验中,磁化促进了萤石的上浮,未磁化、磁化矿浆、磁化水和磁化油酸钠条件下,萤石精矿品位分别为94.57%、94.70%、94.75%、95.94%,萤石回收率分别为86.60%、89.89%、93.01%、95.35%;磁化矿浆、磁化水和磁化油酸钠相对于未磁化条件下,萤石的回收率分别提高了3.29、6.41和8.75。  相似文献   
7.
海洋微生物源杀菌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海信  魏刚  陶黎明 《浙江化工》2009,40(10):10-14
海洋的独特环境造就了海洋微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代谢途径的多样性,其代谢产物中含有许多结构新颖、作用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杀菌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概括了近年海洋微生物杀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陶黎明  顾学斌  王维炯  杨星  张玉莲  徐文平 《农药》2006,45(3):180-181,203
菌株SPIR 94166是从广西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具有产除草活性物质菌株,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等,认为菌株SPIR 94166是属于淡紫灰链霉菌。通过对菌种发酵液中除草活性物质的分离,得到3个活性组分,经NMR、红外、质谱等手段分析,这些除草活性物质分别鉴定为染料木素、黄烷酮以及槲皮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茭白中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T)、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等5种内源性植物激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方法。[方法]样品经BHT-甲酸-甲醇溶液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方法(PSA)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检测,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在0.0002~0.1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大于0.99。在0.005、0.025、0.1 mg/kg添加水平下,5种内源植物激素的回收率为80.3%~116.0%,相对标准偏差为1.9%~9.1%。5种激素方法的定量限在0.0002~0.005 mg/k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为快速准确地分离和测定茭白不同部位内源激素提供了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昆虫的趋光性及其应用于害虫治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