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高等级公路中沥青路面被水破坏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大跨度钢箱提篮连拱桥的分析模型,考虑了剪切和翘曲变形的影响,用Block-Lanczos法分析了其振动规律和动力特性,得到了大桥的振型、频率等资料数据,对大桥的动力性能做出评价,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可作为同类型桥梁计算分析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L型、十型条形基础交接部位体积公式的推导周创巨(水电部十三局)1前言计算基础工程量时,有些工程量用什么样的公式进行计算.尚属棘手问题.虽然有些手册已列出公式,但实际工程与手册的图形又不尽相同,计算时用那一个公式合适也拿不准。例如:有不同边坡的L型条形...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煤矿井下高粉尘、低照度环境中,掘进机器人定位与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测量的快速掘进机器人纠偏控制系统。利用安装在快速掘进机器人上的防爆相机,对后方的激光指向仪进行图像采集,通过以太网将采集的图像信息传输给防爆计算机;利用防爆计算机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根据位姿解算模型解算出快速掘进机器人位姿;将解算出的位姿信息与巷道设计轴线信息进行比较,计算出快速掘进机器人位姿与巷道设计轴线间的位姿偏差;根据位姿偏差的类型与大小,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计算出修正后的控制量,并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控制电磁比例阀的阀芯移动,实现对伸缩油缸的控制,根据各区域伸缩油缸的伸缩量不同,对快速掘进机器人进行位姿调整,实现纠偏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位姿视觉测量精度为X方向平均偏差21.334mm,Y方向平均偏差34.154mm,偏航角平均偏差为0.493°;纠偏控制精度在X方向小于30mm,满足实际工况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章描述了某亚临界汽轮机组高中压转子弯曲发展过程,结合运行参数,分析了转子弯曲的原因是由于热应力造成的,归纳了热应力造成的弯曲转子振动特性,介绍了弯曲转子的处理措施和效果,对后续机组运行监视、转子弯曲原因分析、弯曲转子处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巨紫根水葫芦在不同污染程度水体中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室中试和野外现场工程试验比较,研究巨紫根水葫芦在低、中、高浓度污水和自然水体中对氮、磷和藻类的净化效果和抑制情况。结果发现:①巨紫根水葫芦分蘖速度慢,不会疯长,但有比较严重的根系脱落问题。②中试时,在6d试验时间内巨紫根水葫芦可使试验中的高、中、低浓度组的NH3-N质量浓度分别由4.58mg/L、2.61mg/L、1.45mg/L均降至0.10mg/L以下;试验结束时(21d),中、低浓度试验组中TP的质量浓度由0.65mg/L和0.21mg/L分别降至(0.16±0.08)mg/L和(0.11±0.06)mg/L,但试验组中TN浓度仍为劣Ⅴ类水质。③野外现场工程中,巨紫根水葫芦仅对TP去除作用明显,野外试验区内、外的TP质量浓度分别为0.13~0.31mg/L和0.15~1.31mg/L。④考虑到运输、人工等成本因素,巨紫根水葫芦在水体中的停留时间控制在1个月内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前掘进机远程截割控制方法大多基于视频监控与平面信息,巷道断面成形质量取决于人工操作经验,可靠性较低。针对该问题,研究了数字孪生驱动掘进机远程自动截割控制技术,从数据感知、数据驱动、数据传输、远程自动截割控制等方面介绍了数字孪生驱动掘进机自动截割的实现过程。采用视觉测量技术获取掘进机位姿数据、气体传感器等获取掘进环境数据,构成数字孪生驱动的数据来源;建立掘进机虚拟模型和虚拟场景并完成虚拟模型动作编程及虚拟模型与虚拟场景的耦合,通过求解掘进机运动学正逆解,实现掘进机与虚拟模型交互;基于三次多项式方法进行巷道断面"S"形截割轨迹规划,设计反馈线性积分滑模控制器实现截割轨迹跟踪控制;采用MySQL数据库作为数据交互媒介,通过井下工业以太环网及矿用5G技术实现数据远程传输。实验结果表明,掘进机截割头能稳定跟随规划轨迹,且同一时刻虚拟界面显示的掘进机截割头位姿与实际位姿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对船用聚氯乙烯电缆的剩余寿命进行无损快速评估,本文提出一种通过剩余硬度保留率来对其进行检测的方法。在不同温度下对船用聚氯乙烯电缆进行快速热老化试验,并对其绝缘电阻、拉伸强度、硬度和断裂伸长率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拟合得到不同工作温度下老化时间和剩余硬度保留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了基于硬度的船用聚氯乙烯电缆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模型。根据研究结果表明:剩余硬度保留率能够用来评估船用聚氯乙烯电缆的实际老化情况,结合建立的预测模型就能完成对船用聚氯乙烯电缆使用状况的无损评估,与传统的评估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更加简单。  相似文献   
9.
胡尖山油田元196区长9油藏属于典型的低孔隙、低渗透厚层块状油藏,油层厚度大且无明显隔夹层,采用常规压裂工艺改造因支撑剂沉降难以实现纵向上的有效动用。为了改善其压裂改造效果,借鉴下沉积控制缝高压裂原理,在现场实施多级加砂压裂储层改造技术。进一步增加裂缝长度和支撑缝高,从而扩大有效泄油面积,在胡尖山油田元196区的应用显示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微震监测技术是目前预测岩体损伤最有前景的探测技术之一。为提升微震监测技术的准确性,以云县至凤庆高速公路隧道开挖工程为背景,现场进行了微震监测,并对爆破、打炮眼、电气干扰及岩石破裂信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可以根据体变势、频谱最大频率、视体积及视应力大小等特征来区分不同信号。其中爆破信号的体变势、视体积和视应力的数值最大,频谱最大频率多数分布在0~10 Hz。岩石破裂产生的微震信号的体变势大多集中在0~10 m3,数值较大,频谱最大频率多数分布在50~60 Hz和180~200 Hz。研究结果对剔除干扰信号和指导现场微震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