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2篇
能源动力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摘要】 目的 研究索拉非尼对不同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BEL- 7402、BEL- 7404、BEL- 7405、QGY- 7701、 QGY- 7703、SMMC- 7721、MHCC97H、MHCC97L、HCCLM3、HCCLM6中B7- H3和B7- H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免疫印迹法和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比色法检测索拉非尼在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对B7- H3和B7- H4蛋白表达的影响及索拉非尼对不同人肝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 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B7- H3和B7- H4蛋白表达较正常人肝细胞(HL- 7702)均显著上调(P<0.01)。索拉非尼对Hep3B、BEL- 7404、MHCC97H、HCCLM3和HCCLM6肝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14.56、9.14、9.46、17.21、9.29 μmol/L。分别以5、10、20 μmol/L剂量索拉非尼处理Hep3B、BEL- 7404、MHCC97H、HCCLM3、HCCLM6后,B7- H3和B7- H4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下调(P<0.01)。结论 B7- H3和B7- H4蛋白在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通常过表达,可影响肿瘤免疫逃逸,可能是未来肝癌防治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液体医用胶结合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技术栓塞治疗肾脏假性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4年1月肾动脉造影诊断为肾脏假性动脉瘤并接受福爱乐医用胶栓塞出血血管的23例患者临床资料。23例患者有28枚肾脏假性动脉瘤(18例医源性损伤患者有21枚, 5例外伤患者有7枚),均经3 F微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肾脏假性动脉瘤载瘤动脉,造影明确后在减影下经微导管向假性动脉瘤内注入福爱乐医用胶-碘化油1 ∶ 1混合液栓塞出血血管。观察假性动脉瘤栓塞成功率、术后血尿及肾功能。结果 23例28枚肾脏假性动脉瘤均栓塞成功,福爱乐医用胶平均用量0.4 ml(0.2~1 ml)。3例患者载瘤动脉邻近3级分支血管出现异位栓塞,无2级分支血管及肾动脉主干血管异位栓塞。1例假性动脉瘤直径>2 cm患者术后2 d持续存在血尿,再次造影后于载瘤动脉补充塔形弹簧圈1枚,出血停止。其余患者在3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再出现血尿情况。4例术后血清肌酐有轻度升高。结论 福爱乐医用胶结合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栓塞肾脏假性动脉瘤迅速,栓塞成功率高,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磷脂酶Cβ1(PLCβ1)表达是否与肝细胞肝癌(HCC)患者临床病例参数及预后相关。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TMA)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41例HCC患者肿瘤及癌旁组织PLCβ1表达,分析PLCβ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集落形成与细胞凋亡实验检测PLCβ1对HCC细胞增殖的影响;Kaplan- 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HCC预后。结果 PLCβ1在肿瘤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并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Kaplan- Meier生存分析表明PLCβ1高表达HCC患者生存率低于低表达患者。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Cβ1高表达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LCβ1在HCC细胞中过表达,促进HCC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信号通路激活可能参与PLCβ1介导的HCC细胞生长。结论 PLCβ1促进HCC进展,可作为HC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望成为理想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研究M2型丙酮酸激酶同工酶(PKM2)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探讨PKM2表达对肝细胞癌(HCC)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qPCR)检测正常肝细胞株HL- 7702和肝癌细胞株HepG2中PKM2蛋白和mRNA表达。构建靶向PKM2基因重组质粒(PKM2- siRNA)和对照质粒(siRNA- NC),并转染至HepG2细胞中,蛋白印迹和qRT- PCR检测PKM2敲低情况。细胞克隆形成、Transwell趋化和TUNEL法分析PKM2表达对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不同浓度多柔比星(DOX)处理各组细胞后,CCK- 8和TUNEL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凋亡。 结果 HepG2细胞株中PKM2蛋白和mRNA表达与HL- 7702相比显著上调[mRNA(1.01±0.01)%对(5.04±0.02)%,蛋白(1.34±0.04)%对(4.03±0.02)%,P<0.05]。PKM2在PKM2- siRNA转染HepG2细胞中表达在转录和翻译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侵袭数均低于空白转染组和转染siRNA- NC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转染组和转染siRNA- NC对照组,DOX半抑制浓度(IC50)为7.25 μg/mL,转染siRNA- NC对照组为18.51 μg/mL。随着DOX给药浓度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转染PKM2- siRNA细胞组凋亡数明显高于转染siRNA- NC对照组(P<0.05)。 结论 PKM2在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高表达。敲低PKM2表达可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增强对DOX化疗敏感性。PKM2可能是HCC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通过局部麻醉与静脉全麻比较,探讨静脉全麻在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BD)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8月125例行PTB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8例患者采用局部麻醉,77例采用静脉全麻。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情况、心率及血压,随访观察手术操作时间,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静脉全麻组术中仅5例(6.5%)出现轻度疼痛,术后8例(10.4%)轻度疼痛,明显低于局部麻醉组(P<0.01),疼痛评分亦低于局部麻醉组(P<0.05)。局部麻醉组术中患者心率、血压较术前、术后明显升高且波动较大,静脉全麻组术中患者心率、血压较术前、术后降低,但波动较小。局部麻醉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静脉全麻组(P<0.05)。静脉全麻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局部麻醉组(P<0.05)。手术相关并发症方面,局麻组3例患者发生肝动脉损伤,2例出现胆心反射综合征,2例出现胸膜损伤,静脉全麻组仅2例出现肝动脉损伤,无患者出现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2组患者均无手术相关性死亡。结论 PTBD术中应用静脉全麻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并减轻手术痛苦,增加舒适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完善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8例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38例患者患肢的皮肤温度均明显升高,静息痛全部消失,间歇性跛行消失,溃疡和坏死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伤口出血1例,伤口瘀斑5例。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方法,其中优质的护理对疾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工作,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卧位的护理,肢体血运和伤口出血观察和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能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摘要】 随着介入手术不断创新发展,手术复杂性不断提高,患者对微创手术的心理预期也越来越高,不仅期望能安全完成手术,更要求手术过程中保持舒适。麻醉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就介入手术中麻醉应用现状、问题及发展方向作一探讨,藉以推广介入手术中实施麻醉管理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研究高密度脂蛋白(HDL)对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I- 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构建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模型组大鼠分别在缺血后1.5 h和再灌注12、24、72 h处死,取脑损伤组织用2%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检测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点脑梗死体积;根据Bederson评分标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qPCR)检测脑损伤后不同灌注时间炎性小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NLR)家族Pyrin 域蛋白(NLRP)3 mRNA表达。选择脑损伤程度严重的I- R模型,缺血前15 min于尾静脉注射10、25、50 mg/kg不同剂量HDL,缺血1.5 h和再灌注72 h后处死并取脑损伤组织作TTC染色,检测不同剂量HDL对脑梗死体积的改善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qRT- PCR检测大鼠缺血半暗带脑损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 18、IL- 1β和mRNA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 1表达。 结果 随着I- R时间延长延长,大鼠脑梗死程度加重,神经功能损伤更严重,炎性小体NLRP3 mRNA表达显著上调。中、高剂量HDL治疗对I- R大鼠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I- R 72 h后神经功能评分,缩小脑梗死体积,下调脑I- R诱导的IL- 18、IL- 1β和mRNA表达。 结论 HDL可通过抑制NLRP3激活保护脑组织免受I- R损伤,可能为未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提供一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阐述介入手术中麻醉管理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接受3、4级介入手术患者共24 382例,根据术中麻醉方式分为静脉全身麻醉联合喉罩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组(A组)、静脉全身麻醉自主呼吸组(B组)、清醒镇静组(C组)、局部麻醉组(D组)。监测4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ABP)、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麻醉相关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 382例患者均按手术方案顺利实施麻醉,其中3级手术16 702例(68.5%),4级手术7 680例(31.5%);3级手术中A组6 797例(40.7%)、B组3 608例(21.6%)、C组5 095例(30.5%)、D组1 202例(7.2%),4级手术中A组4 193例(54.6%)、B组2 527例(32.9%)、C组699例(9.1%)、D组261例(3.4%)。各组患者术前HR、ABP与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术中HR、ABP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无明显改变(P>0.05);D组患者术中HR、ABP较术前均有升高(P<0.05),与其它3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SpO2无明显改变(P>0.05)。D组中有22例患者因不能耐受而终止手术。结论 在不同等级介入手术,尤其是3、4级介入手术中,针对患者不同病情和手术需要,选择个性化麻醉方案是手术安全、顺利、无干扰完成的重要保障,也是减少患者手术痛苦的良好途径,值得在介入手术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研究鞣花酸(EA)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硬化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予0.9%氯化钠溶液)和肝硬化模型组(n=30,由橄榄油稀释10%CCl4诱导建模),模型组又随机分为EA未干预组(n=10)、7.5 mg/kg EA组(n=10)、15 mg/kg EA组(n=10)。检测所有小鼠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白蛋白(ALB)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细胞形态。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肝细胞Ⅰ型胶原蛋白mR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 3活性,蛋白印迹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VEGFR)- 2表达水平。结果 根据肝细胞ALT、AST、ALB含量检测及HE染色细胞形态观察结果,推测EA对CCl4诱导的肝硬化小鼠具有保护作用。EA能显著抑制Ⅰ型胶原和iNOS表达,氧化应激及活性氧(ROS)形成显著降低,EA干预组VEGF、VEGFR- 2表达及caspase- 3活性显著提高。结论 EA通过ROS及血管再生途径对CCl4诱导的肝硬化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