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7篇
能源动力   3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在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中,一氧化氮(NO)的产生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变化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调节.方法酶消化法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α-actin及电镜鉴定SMC后,取3~5代SMC用IL-1β诱导iNOS表达,使用不同浓度的选择性iNOS抑制剂氨基胍,通过RT-PCR观察NO调节MMP-2,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氨基胍抑制IL-1β诱导的SMC表达iNOS后,在一定范围内降低MMP-2 mRNA表达,但对MMP-9的表达无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对比肾下型腹主动脉瘤(AAA)腔内隔绝术(EVE)与传统手术(CS)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1997年3月至2002年3月间实施的157例肾下型AAA手术,其中EVE组115例,CS组42例,分析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变化情况.结果 CS组术后血肌酐、血尿素氮较术前明显升高,并发生急性肾衰1例,而EVE组手术前后两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EVE对肾下型AAA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CS.  相似文献   
5.
【摘要】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致死致残率极高的危急疾病,患者出现濒死样剧烈胸背部疼痛应怀疑此病可能,CT或MRI是诊断该病的可靠方法。近年腔内治疗已成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首选治疗方法,部分无法开放手术治疗的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也可采用腔内治疗方法。为了改进腔内治疗方法、开发新器械、研究主动脉夹层发病机制,需要构建出稳定的动物模型。该文就主动脉夹层动物模型构建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系统回顾近年文献中升主动脉根部测量数据结果、影响因素及方法等。方法 分别对升主动脉、主动脉窦部、冠状动脉开口处的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和测量手段。结果 共收集纳入21篇相关文献数据,测量结果表明升主动脉根部直径变化区间为(24.3±3.1)~(34.0±5.0) mm,主动脉窦直径变化区间为(29.0±4.0)~(34.0±3.0) mm;窦管结合部直径变化区间为(25.4±5.2)~(30.5±3.2) mm。比较国人与欧美人升主动脉根部直径、升主动脉中段直径、主动脉窦直径测量数据发现,欧美人有大于国人趋势。结论 尽管腔内血管修复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但受自然解剖结构的限制,升主动脉根部一直被视为腔内血管修复术禁区,相应支架移植物有待进一步发展。因此通过准确、便利方法进一步了解升主动脉根部数据已成为研究热点,将为研制开发新型、适合人体生理解剖的支架移植物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裸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近端内漏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使用裸支架法治疗原发性内漏3例,继发性内漏1例.1例裸支架在肾动脉下固定,3例跨双侧肾动脉开口固定.结果裸支架均成功置入,近端内漏完全消除,术后未观察到肾功能受损、裸支架移位和近端内漏复发等并发症.结论使用裸支架法治疗近端内漏,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9.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应用“烟囱”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2003年—2014年已发表的关于应用烟囱技术腔内修复近肾腹主动脉瘤,同时保留内脏分支动脉的文献,回顾性分析技术成功率、血管通畅率、内漏发生率、并发症及病死率等近中期临床结果。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的277例近肾腹主动脉瘤患者,技术成功率为93%,早期Ⅰ型内漏率为6%,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均为3.90%;平均随访时间为13.6个月,血管通畅率为98%,共35例患者出现随访期内漏(Ⅰ型内漏10例,Ⅱ型内漏25例,无Ⅲ型内漏),随访期Ⅰ型内漏率为2%,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12%,30 d病死率和随访期病死率分别为2.89%和8.38%。结论 应用烟囱技术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技术成功率较高,并发症率及病死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系统性回顾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后主动脉重塑结果。 方法 检索已发表的评估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文献,系统性回顾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形态学测量方法及结果。共纳入19篇文献,其中仅3篇文献采用三维重建软件进行测量。各文献测量变量多为夹层真腔、假腔直径或面积,仅有少数文献计算了真假腔体积。结果 各文献测量的主动脉平面、术后随访时间及测量方法不同,无法进行数据整合。但总体趋势为急性B型夹层患者术后主动脉重塑效果(胸主动脉假腔血栓化比率为80%~90%)优于慢性患者(38%~91.3%),且更具有一致性;降主动脉术后假腔完全血栓化比率高于腹主动脉,降主动脉近端的主动脉重塑效果良好,膈肌角平面以下重塑效果较差。 结论 尽管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的描述方式各异,但多数文献显示夹层累及主动脉范围广者术后重塑效果差,与夹层远端裂口旷置有关。覆膜支架长度、治疗时间等因素对术后重塑均有影响。统一的评估标准有利于评估主动脉重塑效果,并为临床决策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