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许多情况下,节约能源和减少污染往往矛盾,但对于以燃油为能源的内燃机来说,使用掺水燃料后则可以同时达到上述两个目的。此外,它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安全。因此,在军用上有重要实用价值。美、日、英、西德等工业发达国家研究掺水燃料主要是出于降低排气公害的需要,而我国则着重于节油。但普遍采用掺用乳化剂的方法,不仅制备过程中要耗能,而且因为乳化剂的价格较贵,所以往往节油的得益会被成本所抵消。其它的一些方法,如将水喷入进气歧管  相似文献   
2.
应用激光全息术对柴油机燃油雾化机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油机中燃油的雾化条件复杂,雾粒直径较小,运动速度较快,使实测分析极度困难,而燃油的雾化对燃烧过程有着重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应用动态微粒场的共轴Fraunhofer 全息测量技术,对柴油机燃油雾化机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性试验研究。1.试验装置简介根据全息光学理论及柴油机燃油雾场对检测技术的要求,我们研制了一套动态微粒场共  相似文献   
3.
激光全息技术应用于柴油喷雾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进行柴油喷雾场的深入研究,作者研制了激光全息测量方法及分析系统。它包括高分辨率的光学成像系统、高质量的实像再现系统、喷束和激光脉冲的同步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从而使巨脉冲激光同轴全息术得以成功地应用于柴油机密集喷雾场的研究。通过应用最新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而获得的三维油束图像,揭示了油束的微观结构与传统理论相悖的奥秘,形象地观察到油束随时间的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喷油条件下粒径、颗粒密度的空  相似文献   
4.
汽油喷射稀薄混合气的燃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汽油喷射发动机稀薄混合气燃烧具有重要意义的空燃比、涡流强度、点火时刻、排气再循环和喷油定时等参数对油耗率和循环波动率的影响,并与化油器供油的发动机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汽油喷射可燃用更稀薄的混合气,指出在影响汽油喷射燃烧的三个主要因素中,以涡流的影响最大,空燃比次之,喷油定时在上止点前50°CA到后10°CA之间时对燃烧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电控汽油喷射能有效地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指标,因而目前在国外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国内尚处于开始应用阶段,对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的感性认识较少。因此本文首先以试验研究为手段,充分显示出电控汽油喷射的优越性,然后从理论上分析电控汽油喷射改善发动机性能的因素和潜力。  相似文献   
6.
7.
柴油掺水乳化油雾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采用高速纹影摄影和同轴激光全息技术,在定容燃烧弹中,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研究了乳化油束的雾化特性.研究表明,乳化油的雾化特性比纯油好,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乳化油束中发现了单个大油滴"伞状"破碎的雾化现象.作者认为,乳化油中的内相油—水界面的非连续性和高温时水分蒸发汽化对液滴产生的内部扰动,是改善乳化油雾化质量和发生"微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了单点和多点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阐述其工作原理以及各工况下的控制方式,并以各自的特点作了介绍,然后,根据试验,从理论上深入地研究了电控汽油喷射改善动机性能的机理。研究表明:空燃比的优化和气缸外混合条件的改善是采用电控汽油喷射改善发动机性能的主要因素;温度补偿对汽油机是必要的,尤其是小负荷下,它既可解决低温运转稳定性,又可在正常温度下实现较稀混合气燃烧。此外,密封压力供油可降低HC排放。  相似文献   
9.
徐航  朱崇基 《内燃机学报》1993,11(2):109-114
摘要作者在燃烧定容弹模拟装置中,运用高速纹影和同轴远场巨脉冲激光全息技术,对乳化油的油束微观结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测定.基于获得的雾化破碎实验结果,应用新建立的燃烧模型预测发动机的动力、经济性能以及气体排放,对照试验数据,两者基本一致.研究表明,掺水乳化油中的水份有助于降低柴油机的油耗和排放.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电控单点汽油喷射发动机中空燃比、点火正时、喷油间隔、喷油定时、进气系统和发动机的负荷对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发动机排放都具有明显的影响,但在均质混合气燃烧过程中,空燃比和点大提前角是影响发动机排放的最主要因素,而其它因素则是通过影响空燃比或点火提前角来间接地影响发动机的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