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浸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粉煤灰中重金属元素的浸出特性进行了浸取试验,结果表明:浸出液pH值均大于9,最高达12.02,其大小受煤灰种类的影响;浸出液中重金属元素浓度一般随水灰比增大而降低,但也有例外,如Zn浸出浓度较低,远低于浸出毒性标准,其大小与粉煤灰的理化特性及浸取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GIS变电站的推广应用,GIS组合电器增容也随之增多,如何在现场满足GIS安装环境要求,提高组合电器安装质量,值得研究。以220 kV GIS组合电器母线延伸、间隔增容为例,阐述了GIS组合电器的现场安装要点、工艺要求、安装步骤及现场试验,设计了组合电器现场安装工作室,为GIS组合电器扩建增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个煤矿企业生产指标的优劣,除资源条件外,主要决定于所采用的工艺技术的实用性和先进性。本文结合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枣泉煤矿12209工作面的地质条件,对其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进行了相关分析,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从外观和功能2方面入手,结合设计学、仿生学、生物学及运动工程学等知识,在对具体实例的分析中,系统地总结了生物结构应用在仿生鞋类设计上的设计理念,即多元化设计与形式美法则的结合,以及专业化设计与人机工程学的结合,并从动态性、生命性、平衡性和环保性等角度出发,对其在鞋类设计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通过探索生物结构的奇巧精致,由表及里,为鞋类设计找到一种新方法和新原理,并以生物学理念为指导,使鞋类设计与自然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杜昭  任予鑫  马昆  康向南 《现代矿业》2022,(2):92-95,114
针对枣泉煤矿大采高工作面巷道围岩控制难题,对不同区段煤柱宽度下的巷道顶板离层、巷道表面位移量、顶锚杆与帮锚杆受力情况、煤柱裂隙发育情况进行现场监测.监测结果表明,10 m煤柱巷道与20 m煤柱巷道最大离层量相差不大,巷道围岩变形量均较大,2种参数煤柱反映出两帮锚杆强度不足,大部分超过杆体屈服载荷,应提高两帮锚杆的杆体强...  相似文献   
6.
矿井瞬变电磁法是目前井下物探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在枣泉煤矿130203工作面回风巷顶板水探查中的应用,对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原理和使用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探测数据的处理和解读过程.测试结果表明,枣泉煤矿130203工作面回风巷顶部存在2处低阻异常区,均受到顶板上方粗砂岩层位裂隙水影响.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在矿井水探测方面效果显...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硫化氢干法脱除相关技术,主要包括克劳斯法、碳基吸附、分子筛基吸附、金属氧化物吸附及膜分离技术,重点阐述了硫化氢脱除技术要点及存在问题,详细介绍了干法中硫磺回收工艺的方法类型,包括蒸发冷凝法、溶剂提取、无水液氨浸出、无水乙醇浸出及四氯化碳浸出。指出干法氧化铁脱硫剂应用到转轮技术有巨大潜力,且对于硫磺的回收仍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采取综合大检修模式后,调度批复停电时间少于监控信息规范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如何缩短信息规范工作时间,从而减少人员现场作业时间和电网非正常运行时间,值得去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并成功应用了一种新的工作方法——"三表七步法",并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以某供电公司两次大检修为例,对应用前后进行了比较,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为监控信息规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煤层赋存条件下,特别是大倾角、多断层的工作面实现全工作面自动化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以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枣泉煤矿220608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大倾角工作面支架防倒防滑以及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自动化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建立了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工艺管控策略数据模型及工艺控制逻辑体系,通过刮板输送机“上窜下滑”趋势判断方法,形成了跟机推刮板输送机、跟机拉架工艺控制方案,建立了大倾角工作面常规拉架、防止刮板输送机下滑调架以及防止刮板输送机上窜调架3种拉架动作控制逻辑。实际工程应用表明,工作面平均开采速度可达6.3 m/min,最高产量可达11700 t/d,实现了工作面高清可视化,并通过管理创新保障了大倾角工作面智能开采常态化运行。  相似文献   
10.
蓄热可应对太阳能光热利用中的间歇性问题,可提供平稳的热能输出,提高能源品质。固液相变蓄热因其蓄热密度大、蓄/放热过程温度恒定等优点备受关注。固液相变蓄热过程中存在相变材料熔化与温度不均匀的现象,难熔区域极大地延长了整体相变蓄热时间。本工作提出了一种通过改变蓄热罐形状来改善熔化不均匀现象的设计方法,设计了5种具有不同梯度比的梯形相变蓄热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5种梯形蓄热罐的蓄热性能,得出以下结论:增加上部区域相变材料的比例有利于将热量及时传递到固态区域,减小了热量传递的阻力,加快了整体传热速率。增加上部区域相变材料比例(即模型1和模型2)的完全熔化时间较基准模型3的完全熔化时间都有缩短,分别减少了39.06%和29.37%。研究结果为相变蓄热罐结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