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8篇
轻工业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ZJ2242对粘虫、小菜蛾和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良好的杀虫活性,综合毒力LC50分别为2.08、59.89和16.84mg/L。毒作用方式测定表明,ZJ2242对粘虫胃毒作用明显(胃毒毒力LC50为5.03mg/L),而触杀作用很低。田间试验表明,ZJ2242对小菜蛾、斜纹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100~200mg/L处理7d的防效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
新化合物ZJ2211对朱砂叶螨室内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J2211(中文名称:吡氟菌酯)为结构新颖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同时具有较好的杀菌和杀螨活性。采用叶虫浸渍法测定了ZJ2211对朱砂叶螨卵、若螨和雌成螨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处理后48h,ZJ2211TC与15%ZJ2211SC对雌成螨的LC50值分别为3.9078mg/L和3.7756mg/L,对若螨的LC50值分别为2.8571mg/L和2.6569mg/L;处理后7d,对卵的LC50值分别为33.4543mg/L和30.8173mg/L。可见,化合物ZJ2211对朱砂叶螨的若螨、成螨具有良好的毒杀效果。尚需开展多点的田间试验,以明确其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苯菌酮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苯菌酮是巴斯夫公司开发的一个二苯酮类的新型杀菌剂,对各类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采用常规生测方法研究了苯菌酮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和作用特性.[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苯菌酮对黄瓜白粉病有较好防治效果.预防活性的EC50、EC90值为2.0、6.1 mg/L,治疗活性的EC50、EC90值0.14、2.1 mg/L;对黄瓜白粉病的持效期为7~10d,但在植株叶片之间不具有内吸传导性.  相似文献   
4.
10%丙酯草醚悬浮剂防除油菜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付群梅  陈杰  王静华  徐小燕 《农药》2005,44(7):331-333
10%丙酯草醚悬浮剂(SC)是具有知识产权的油菜田新型除草剂。该药剂于2002~2004年在不同区域油菜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剂量37.5~75ga.i./hm^2下对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等油菜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防效达80%以上;对牛繁缕、繁缕等阔叶杂草也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防效在75.0%以上;对总草防效73.18%~96.31%。同时对不同地区的主栽油菜品种安全,除草后油菜明显增产。  相似文献   
5.
化合物SIOC-I-013是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有效杀虫活性成分.参照农药生物活性测定方法和国标GB/T17322.11-1998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该化合物对蜚蠊、红火蚁和台湾乳白蚁等卫生害虫的实验室杀灭效果观察和毒效作用的评价.结果表明,0.5% SIOC-I-013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半数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1.61 d和1.38 d;1%和0.5% SIOC-I-013在药后14 d对红火蚁工蚁的减退率均达到98.0%以上,浓度为1000 mg/L的SIOC-I-013对台湾乳白蚁的半数致死时间LT50为3600 min.可见,化合物SIOC-I-013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的致死效果优异,对台湾乳白蚁和红火蚁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是适合用于防治卫生害虫的有效杀虫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付群梅 《世界农药》2007,29(1):52-54
氯氨吡啶酸是由陶农科开发的吡啶羧酸类新型除草剂,广泛用于山地、草原、种植地和非耕地的杂草防除,现正被研究开发应用于油菜和禾谷类作物田防除杂草。该药剂具有低毒,无致畸、致突变、致癌,对内分泌和生殖无副作用,并对人类低毒等特点。代谢除产生CO_2外未发现其它影响土壤和水质  相似文献   
7.
对新化合物SIOC-I-002进行水乳剂配方筛选研究。通过对溶剂、乳化剂、增稠剂等相关助剂的筛选,确定最优配方为SIOC-I-002有效成分≥10%、二甲苯8%、YUS-D9356%、SFR-T3%、乙二醇4%、水补足至100%;进一步对两种加工工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直接乳化法制得的制剂更优于转相法所得的制剂。对最佳配方进行重复性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所得10%SIOC-I-002水乳剂筛选配方具有物理稳定性好、有效成分含量稳定、流动性好等特点,且加工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8.
以甘薯泥和三文鱼加工副产物制作而成的鱼糜为主要加工原料,采用微波膨化技术制作甘薯鱼糜脆片,以产品的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微波膨化条件、植物油添加量、糯米粉添加量、小苏打与碳酸氢铵添加量及其添加比例对甘薯鱼糜脆片的品质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以鱼糜与甘薯泥总质量为基准,添加植物油4%,糯米粉30%,小苏打和碳酸氢铵以2:1比例添加1.0%,在500 W功率下微波膨化120 s,制得的甘薯鱼糜脆片感官得分为(86.5±1.01)分,硬度值与脆度值分别为(7654.125±123.521) g、(8165.365±105.347) g,外观完整,色泽均匀,口感酥脆。  相似文献   
9.
旨在为制备不同风味品质的菜籽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感官风味品质评价、电子鼻分析、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GC/MS)等手段,研究了微波处理对菜籽油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能输入总量和输入强度均影响菜籽油感官风味品质;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浓香菜籽油与非浓香菜籽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具有相似性;非浓香菜籽油主要风味物质有23种,包含醛类物质7种、硫类物质5种、醇类物质3种、酸类物质2种、酯类物质2种、杂环类物质2种、烯烃类和酚类物质各1种,为非浓香菜籽油提供辛辣味、脂香味、青草味和花香味等风味;浓香菜籽油中主要风味物质有13种,包含硫类物质5种、杂环类物质3种、醛类物质2种以及酚类、醇类和酸类物质各1种,主要赋予浓香菜籽油辛辣味、烤香味、焙烤味和脂香味等风味。综上,微波预处理技术对菜籽油的风味有显著影响,随着微波能的输入,菜籽油风味由主要以硫苷降解物和氧化挥发物为主导的辛辣味、脂香味、青草味、花香味,转变为以硫苷降解物、美拉德反应产物和氧化挥发物为主导的辛辣味、烤香味、焙烤味和脂香味。  相似文献   
10.
丙酯草醚在土壤中的残留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新型除草剂丙酯草醚(ZJ0273)在河北石家庄和湖北武汉油菜田土壤中的降解规律,以及后茬作物对丙酯草醚敏感性的室内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丙酯草醚在土壤中残效期较短,在河北石家庄和湖北武汉油菜田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2.2、0.9d,且残留量较低,油菜收获时土壤中最终残留量均低于0.01mg/kg;不同作物对丙酯草醚敏感性不同,其中以茄子、南瓜、辣椒、玉米、棉花等作物对丙酯草醚较敏感,其株高的ED10值分别为0.0262、0.0353、0.0415、0.0422、0.0456mg/kg,而水稻、花生、大豆和豇豆等作物对丙酯草醚具有一定耐药性,其株高的ED10值分别为0.1471、0.6617、9.09、21.091mg/kg。可见油菜收获后土壤中的丙酯草醚残留量对后茬作物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