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Docker中有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镜像 ( Image),另一个是容器(Container)。容器即利用 Docker 构建出来的虚拟环境,可理解为一个自给自足的Linux 环境,在功能上,与一个完整的 Linux 环境基本一致。Docker容器技术CPU、内存利用率更高,网络I/O性能更高,磁盘读写性能更好,是云计算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基质孔隙率的变化和堵塞物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0.3、0.6、0.9、1.2 m3·m-2-14个水力负荷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堵塞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能力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人工湿地基质堵塞有较大影响,在水力负荷小于0.3 m3·m2-1时不易发生堵塞;基质中累积物的含量随着基质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无机物的积累比有机物的积累高出4.5倍以上;基质的堵塞对COD的击除效果影响不明显,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随着基质堵塞程度的加剧,氨氮的去除率逐渐下降.应结合考虐基质堵塞和污染物去除效果2方面因素来选择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条件,以确保人工湿地持久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3.
何辉  周航  薛飞  伍琪  王双飞 《中国造纸》2020,39(8):62-71
以微晶纤维素(MCC)为基体,分别以3种结构不同的胺(小分子四乙烯五胺(TEPA)、支化聚乙烯亚胺(BPEI)、端氨基超支化聚胺(HBP-NH2))为功能试剂,采用环氧氯丙烷(ECH)"一步快速交联"的方法,制备了3种结构不同的高氨基密度纤维素基固态胺吸附剂,表征了3种吸附剂的结构以及对Cr(VI)的吸附性能和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通过对胺的结构设计和优化,在材料中引入超支化结构,实现了对Cr(VI)的快速高效去除,高氨基密度不仅保障了高浓度Cr(VI)(100 mg/L)的高去除率(99%以上),更是实现了低浓度Cr(VI)(1 mg/L)的完全去除,吸附后水体中的Cr(VI)残留浓度达到我国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对Cr(VI)浓度的要求。3种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循环再生6次后,其对Cr(VI)的去除率仍然保持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4.
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考察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在不同的水力负荷、pH值、有机负荷下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水力负荷内,CODCr去除率都保持在70%以上。当水力负荷在0.15 m3/(m2.d)时,NH3-N的去除率在试验范围内最高为92%。垂直流湿地在pH值为8的运行条件下净化效果最佳,CODCr、NH3-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0%、84%、82%。有机负荷在22.5~45 g[CODCr]/(m2.d)时,CODCr去除率都能保持在80%以上。当有机负荷增加至52.5 g[CODCr]/(m2.d)时,CODCr和NH3-N的去除效果迅速降低。垂直流湿地系统适合的进水条件为水力负荷0.05~0.2 m3/(m2.d)、进水pH值为7~8、有机负荷为22.5~45g[CODCr]/(m2.d),此时对CODCr、NH3-N、TP均有比较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5.
谷瑶  伍琪 《食品工业》2024,(2):271-274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产的造林19个月的粗皮桉、尾巨桉和大花序桉鲜叶挥发油,并采用GC-MS对挥发油成分的主要分成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粗皮桉、尾巨桉和大花序桉叶的挥发油得油率分别为0.19%, 0.44%和0.35%。粗皮桉叶挥发油成分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α-松油醇(25.226 1%)、异龙脑(11.433 7%)、α-蒎烯(11.034 9%)、反式-松香芹醇(8.711 1%)、葑醇(6.041 3%)、柠檬烯(5.017 8%)、桃金娘烯醇(4.531 9%)、β-石竹烯(3.246 2%)、β-蒎烯(3.001 3%)、松香芹酮(1.846 7%)。尾巨桉叶挥发油成分中相对含量最大的为桉叶油素(38.372 3%),其他含量相对较多的成分为α-蒎烯(17.975 4%)、α-松油醇(7.984 3%)、乙酸松油酯(5.091 4%)、异龙脑(4.526 5%)、反式-松香芹醇(2.092 7%)、崁烯(1.224 1%)。大花序桉叶挥发油相对含量最大的为α-松油醇(41.676 3%),其他含量相对较多的成分为β-蒎烯(6.785 4%)、α-蒎烯(6.081 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