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6篇
轻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冲天炉熔炼过程中的参数(风量,风压,前炉铁水温度,炉气成份中的CO_2%含量)实行综合检测与供风控制,以保证高温优质铁水的稳定生产。最后评价控制效果。并提出进一步采用微计算机与工业自动化仪表联用,对冲天炉熔炼过程实现全面监测及最佳控制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钙钛矿型La0.8Sr0.2MnO3催化剂,用XRD,SEM,BET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氯苯的催化燃烧性能.结果表明:La0.8Sr0.2MnO3催化剂呈现钙钛矿晶型,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分散性,颗粒尺寸约为60 nm,对氯苯有较好的催化燃烧性能.在氯苯浓度为800~1 600 mg/m3,空速(GHSV)为1 000~4 000 h-1的情况下,反应温度高于350℃时,氯苯几乎能完全去除.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在氯苯浓度为800 mg/m3,空速(GHSV)为1 000 h-1,反应温度为410℃的条件下,经历了100 h连续催化燃烧后,没有出现明显失活,说明La0.8Sr0.2MnO3催化剂对含氯有机物具有较强的抗毒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红茶在日光萎凋、揉捻、发酵等加工工序中纤维素酶和主要品质成分的变化规律,本研究以凫早2号(C.sinensis cv.Fuzao2)为原料,测定红茶加工过程中β-葡萄糖苷酶、内切葡聚糖酶及外切葡聚糖酶的活性,同时分析了可溶性糖、儿茶素、咖啡碱、游离氨基酸等主要品质成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活性、儿茶素总量、氨基酸总量在日光萎凋阶段结束后达到最高值,分别是0.091 U(10 min)-1·mL-1、97.6 mg/g、38.9315 mg/g,揉捻阶段迅速下降后趋于稳定;内切葡聚糖酶活性在日光萎凋开始至发酵结束呈持续上升趋势,从0.19 U(10 min)-1·mL-1增加至0.51 U(10 min)-1·mL-1;可溶性糖含量在揉捻、发酵期间下降迅速,而外切葡聚糖酶活性和咖啡碱含量在红茶加工过程中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袁勇  刘亚芹 《建筑技术》1996,23(2):95-96
单排锚拉灌注桩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优化袁勇,刘亚芹(同济大学,上海200092)深基坑开挖是高层建筑的一个工程难点,特别在沿海软土地区,一个深基坑的围护结构造价往往达数百万,如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本文将优化万法和传统的规范设计方法相结...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两半焊接式偏心风管结构特点和加工难点,确定了其工艺顺序。通过绘制简图,计算出辅助工艺尺寸,划线时使风管稳定放置,尺寸符合图样要求;通过在风管外围焊接工艺凸台,解决了加工风管圆端面的装夹问题;通过编制数控程序,设计夹具,实现了扁端圆弧面的加工。采用上述方法对风管进行试制加工,取得了良好的加工效果。实践证明,该加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都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净化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成本高,无法实现有效的控制,这促使有机超滤膜废水处理方法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废水处理方式。主要阐述了有机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和运用有机超滤膜处理废水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刘亚芹  黄英 《机械工程师》2014,(10):220-222
总结了离心压缩机二元流叶片的展开方法,分别介绍了单圆弧叶片、双圆弧叶片、离散点叶片的展开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海住宅建设中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绿色住宅,智能化住宅的内容及发展趋势。中国加入WTO后,根据现有住宅产业化环境的制约因素、住宅配套实施的难点,指出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了解不同冲泡模式对祁门红茶(祁门工夫、祁红香螺、祁红毛峰)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从审评模式和品饮模式角度,通过测定茶汤中人体必需金属元素含量、呈味物质含量、滋味、色度和抗氧化能力,对品质和抗氧化差异进行研究。结果 冲泡模式的不同会导致红茶品质、抗氧化能力有显著差异。单杯短时多次冲泡茶汤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更高,其中总儿茶素、咖啡碱、总氨基酸、人体必需金属元素含量分别是审评模式的1.95、2.17、1.46、1.49倍,滋味品质较优,抗氧化能力更强。结论 相比审评模式冲泡,单杯短时多次冲泡更有利于茶叶有效成分的溶出,且前3泡(共2 min)较好,第2次冲泡40 s内含物质最丰富。  相似文献   
10.
表面覆盖层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与计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亚芹  张誉 《工业建筑》1997,27(8):41-45
分析了表面覆盖层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机理,从理论上推导出考虑覆盖层影响的碳化深度计算公式,并分析了覆盖层各参数对碳化延缓效果的影响,最后进行了一些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合适的覆盖层能有效地延缓碳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