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轻工业   1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笋保健搅拌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芦笋是一种兼食品及较强保健功能的稀有蔬菜。对芦笋加工处理、发酵菌种选育驯化、辅料的选择、发酵工艺条件、搅拌方法等一系列的工艺探索,研制出色泽微翠绿、芦笋味典型并适合中老年消费者需求的保健型搅拌酸奶。  相似文献   
2.
以最佳条件氨化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对菌种的诱变筛选、固体培养基的组合实验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等,确定质量分数为70%氨化秸秆末、20%的麸皮与15%的鲜酒糟配料比,采用黑曲霉(经处理)与面包酵母菌种比质量分数为1∶1,经32℃、28h通气发酵,可使蛋白质含量大幅度提高,并获得较满意的植酸酶、酸性蛋白酶、淀粉糖化酶酶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罗汉果营养丰富,有较高的甜度和一定的保健功能。经过适当破碎后采用微波法和70℃热水二次浸提得原液;发酵乳酸菌杆、球菌比例1:4;选用合适的增稠、增粘的复合稳定剂;对配料比例作正交优化;基本按常规操作生产,可取代蔗糖制得搅拌酸奶。  相似文献   
4.
抗菌肽产生菌的选育与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抗菌肽产生菌进行诱变育种,筛出1株产抗菌肽的植物乳杆菌H5.1.1,其产肽效价提高了3.13倍,并对其产肽发酵条件和肽的鉴定及纯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5.1.1产肽发酵条件为pH=5.0,30℃,20h时,所得到的纯化肽效价为1280AU/ml。经分析,活性肽由11种AA组成。H5.1.1产肽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经100℃,30min处理,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毕业设计改革与创新之尝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创新能力培养是时代的需要,毕业设计具有与创新能力培养相一致的目的。通过将毕业设计与专业英语教学相结合、适当延长毕业设计时间、定期举行中期答辩、在课题的选题及实施时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是对工科大学生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6.
酒精粗馏塔顶温简单控制系统在运行中易出现跑酒 ,塔内一些中间杂质下移等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 ,进行了技术改进。采用分程控制系统 ,由调节塔底加热蒸汽量与调节进醪量配合起来 ,共同控制塔顶温度。1.采用DDZ -Ⅲ型电动单元组合仪表 ,往复泵的原动机采用蒸汽机 ,借助改变蒸汽流量的方法可方便地控制原动机的转速 ,从而控制醪液流量。2.控制进醪流量的蒸汽阀选用气开式调节阀(阀2) ;用于给粗馏塔底加热的蒸汽阀用气关式调节阀(阀1)。3.“气开—气关”分程信号 :4~12mA和12~20mA。当调节器输出信号为12~20m…  相似文献   
7.
我国年产发酵酒精近50~60万吨,酒精蒸馏废液近1000万吨,其中80%以上是薯干酒精蒸馏废液。据统计,每生产1吨酒精,酒精蒸馏废液中残留有机物总量达500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8.
芦笋保健黄酒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增加黄酒品种、振兴黄酒、拓展黄酒市场而研制的芦笋保健黄酒。以陕西黑糯米、地产普糯米、新鲜芦笋嫩茎、食用优级酒精为原料,蜜峰牌甜酒药、安琪活性干酵母为糖化发酵剂,采用黄酒生产工艺生产芦笋保健黄酒,酒药用量为原料的0.15%-0.2%,干酵母用量为0.06%-0.08%,芦笋经打浆后用食用酒精调制成芦笋液(酒度16%-18%),于前酵期加入60%,后酵期加入40%,半成品酒需保证3个月老熟期。黑糯米与普糯米比例为1:2,芦笋与原料米的投料比为1:3。成品酒具半甜黄酒的特色,清亮透明,呈琥珀色,具芦笋特有的清香气味和适口的鲜味,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将罗汉果经过适当破碎后采用微波法和70℃热水二次浸提得原液;发酵乳酸茵杆与球菌比例为1:4(体积比);选用合适的增稠、增黏的复合稳定剂;对配料比例作正交优化;基本按常规操作生产,可取代蔗糖制得搅拌酸奶。其口感、风味、稳定性均取得满意效果,适应了应低糖、低热饮食的特殊消费群体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黄水的酯化与脱色处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吴延东  卜春文 《酿酒科技》1999,(1):39-40,42
阐述了黄水的形成、作用、组分以及对其进行酯化和脱色处理的必要性,介绍了黄水酯化和脱色处理的实验室方法,提出要拓宽脱色黄水的利用途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使黄水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