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以云南小粒咖啡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提取工艺,并初步测定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理化性质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云南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pH为1.5,提取温度60 ℃,提取时间为100 min,在此条件下咖啡果皮果胶的得率为15.13%。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半乳糖醛酸含量为67.71%,酯化度为70.07%,干燥失重10.17%,总灰分为22.75%,pH为2.61,酸不溶性灰分为1.57%,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标要求。小粒咖啡果皮果胶水解物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活性,其中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均为8 g/L,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16 g/L,与山梨酸钾相比较弱;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和MBC分别为4和8 g/L,和山梨酸钾相当。研究结果为咖啡果皮废料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水果酵素自然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规律,以猕猴桃和葡萄为原料自然发酵制作酵素,并对发酵过程中pH、总酸、总酚、维生素C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 pH呈持续下降后趋于平稳,总酸变化趋势基本与之相反;总酚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在21~35 d有小幅下降,发酵后期总酚含量达24.9 mg/mL;维生素C含量呈持续下降后趋于平缓趋势;在发酵过程中,猕猴桃葡萄酵素的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总体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并于发酵后期达稳定状态,其中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与0.01 mg/mL维生素C表现接近, 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对照仍有一定差距。功能成分与抗氧化能力参数相关性表明,总酚含量与DPPH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1种市售茶饮料分别进行感官评定、茶多酚含量测定,同时考察开盖时间对茶饮料中茶多酚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被检21种茶饮料感官方面基本都能体现原茶风味,总体品质良好;各类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差异明显,除2种调味茶饮料外,其它样品茶多酚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其中一款乌龙茶饮料的茶多酚含量高达2097.90 mg/kg,绿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在530.35-936.77 mg/kg之间,普遍高于红茶饮料茶多酚含量136.99-639.92 mg/kg,花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相对较少;开盖后茶多酚损失率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且在前40min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余甘子果实品质随果实发育的动态变化规律,以‘高黎贡山’和‘保山2号’两个余甘子品种为研究材料,于4个不同发育阶段(7月16日、9月1日、10月15日、11月30日)分别采集两个品种的果实测定其水分、可溶性固形物、可食率、总酸、总糖、维生素C、单宁酸、多酚和没食子酸含量等指标,分析其动态变化规律;基于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各发育阶段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适宜采收期。结果表明,同品种余甘子所测定的品质指标在不同发育阶段差异极显著(P<0.01)。各个指标在果实发育趋向成熟的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因指标而异,总酸、总糖、维生素C和多酚含量随着果实不断发育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高黎贡山’和‘保山2号’余甘子的总糖和多酚相关系数最高,均在0.9以上。基于所有品质指标测定及分析结果,认为10月15日左右为两个品种余甘子果实的最佳采收期,此时采摘的‘高黎贡山’和‘保山2号’余甘子总酸、维生素C、总糖、单宁酸、多酚含量均最高,‘高黎贡山’的可溶性固形物和‘保山2号’的没食子酸含量亦最高。  相似文献   
5.
以红泡刺藤果实为原料,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研制红泡刺藤果酒并优化发酵工艺;测定果酒抗氧化性,分析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红泡刺藤果酒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pH3.3,主发酵温度30℃,酵母接种量0.5%,初始糖度29%,发酵所得红泡刺藤果酒酒精度为12.79%vol,总酸为6.08 g/L,可溶性固形物为3.89°Bx,总糖为3.39 g/L,pH值为3.75,感官评分92.4分。果酒体外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红泡刺藤果酒稀释20倍后其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仍显著高于5 mg/L的维生素C溶液。红泡刺藤果酒中共检测到27种化合物,其中醇类、酯类和酮类物质为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主要基础物质,占总挥发性风味物质的84.89%。  相似文献   
6.
目的:充分利用野生栽秧泡资源,解决栽秧泡不易贮藏和运输的问题,提高其附加值.方法:以野生栽秧泡果实为原料,葡萄酒-果酒专用酵母为菌种,优化栽秧泡果酒发酵工艺,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分析栽秧泡果酒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及相对含量.结果:栽秧泡果酒最适发酵条件为:酵母接种量0.7...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小粒咖啡果皮为原料,分别采用盐酸浸提法(traditional acid extraction, TAE)、微波辅助法(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MAE)和超声波辅助法(ultrasound assisted extraction, UAE)提取果皮中的果胶,通过酸碱改性和热改性方法对3种方法提取的果胶进行改性;测定改性前后的小粒咖啡果皮果胶的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半乳糖醛酸含量、酯化度和表面形貌等理化性质,并考察改性前后的果胶对DPPH自由基、·OH、·O2-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的果胶得率为:MAE法(7.24%)>UAE法(6.88%)>TAE法(5.21%),MAE法和UAE法的果胶得率无显著差异(P>0.05);改性前后9种果胶(A1~A3, B1~B3, C1~C3)的阿拉伯糖、半乳糖均相对较高;改性后果胶的半...  相似文献   
8.
以8份不同品种的果桑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其果实表型、10粒果重、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多糖、总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C(VC)、花色苷、总酚等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加工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总酚以外,不同果桑品种各个指标之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综合指数排名为:白珍珠>台湾长果>粤葚大十>一串红>红果>四季果>红果二号>黑珍珠。白珍珠适合鲜食,粤葚大十适合加工成果汁或复合饮料;台湾长果适宜制作果干、果膏或果酒;黑珍珠可作为保健品开发的备选果桑品种。白珍珠、台湾长果以及粤葚大十可作为重点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以葛根淀粉为主要基质制备可食膜,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添加量、甘油添加量、干燥温度及干燥时间对葛根淀粉可食膜物理性能(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渗水时间及厚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综合评分法对膜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得到物理性能综合评分数学模型为Y=0.466P1+0.229P2+0.305P3。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CMC 添加量0.06 g/g 淀粉、甘油添加量0.6 mL/g 淀粉、干燥温度60 ℃、干燥时间5 h,此时可食膜无色透明、膜质柔韧、均匀光滑、无异味,物理性能综合评分为0.915,感官评分为96.78。观察显微结构表明,可食膜结构致密,大部分区域成膜均匀,存在少量颗粒和孔洞。保鲜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可食膜热封真空包装能有效减缓玫瑰乳饼水分蒸发,保持乳饼良好质地和风味,减缓玫瑰花色素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采自滇西地区的11个不同种源红泡刺藤果实为材料,测定不同种源果实的表型和8种营养成分,并运用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滇西地区红泡刺藤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红泡刺藤果实表型和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各营养指标存在一定程度相关性,果实营养成分综合指数排序为:小尖山>高井槽>金厂河>九之坡>鱼塘村>沙溪>七零七>猴桥>金鸡>腾越>山邑。按30%的入选率,认为小尖山、高井槽、金厂河种源为较优种源,其综合评分高,果实品质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