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测定不同生长环境及不同采收期刺五加叶中总黄酮及总多糖的含量,对刺五加叶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及多糖含量,分别以芦丁和葡萄糖作为对照品,于50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计算黄酮的含量;在62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分别计算可溶性多糖和粗多糖的含量。结果:在0.05mg~0.5mg范围内,芦丁质量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在0.0208mg~0.104mg范围内,葡萄糖质量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结论:栽培与野生刺五加叶中总黄酮与总多糖含量差异均显著,且栽培明显高于野生。因此,栽培品可以替代野生刺五加叶资源作药用,并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鱿角中牛磺酸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鱿鱼为实验原料,采用水煮提取法对其中牛磺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探索研究,在确定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确定从鱿鱼中提取牛磺酸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60min,料液比1:5.提取次数1次.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牛磺酸的提取量达7.26mg/g.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小叶丁香皮中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ABTS+.、DPPH自由基及还原性反应体系,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叶丁香皮的总提液、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和石油醚层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及总酚含量。结果:小叶丁香皮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其清除率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正丁醇层抗氧化能力最强,在质量浓度0.62mg/mL时,对ABTS+.的最大清除率为96.28%,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6.16%,与同质量浓度VC的清除率接近,且其IC50分别为0.074、0.012mg/mL;测得的正丁醇层总酚含量最高,为120.1μg/20mg。结论:小叶丁香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正丁醇层抗氧化能力显著,这与总酚含量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亚麻是亚麻科亚麻属植物。亚麻籽水解物化学成分含有亚麻木酚素(SDG),该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治疗糖尿病等作用。主要研究亚麻籽水解物,通过硅胶柱层析、C18反相层析分离出多种化合物。借助NMR技术鉴定得到5种,即3,4-二羟基苯基-丙烯酸甲酯(Ⅰ)、十九烷酸(Ⅱ)、松脂醇葡萄糖苷(Ⅲ)、开环异落叶松脂素二葡萄糖苷(Ⅳ)(亚麻木酚素,SDG)、β-胡萝卜苷(Ⅴ)。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亚麻木酚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其在亚麻籽水解物中的含量为22.5%。  相似文献   
5.
暴马丁香抑菌活性、抗氧化作用研究及微量元素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暴马丁香的抑菌活性、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并测定其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以暴马香茎皮80% 乙醇提取物为材料,采用滤纸片法对5 种常见细菌的生长抑制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测定,并讨论温度、pH 值及紫外线对提取物抑菌效果的影响。采用DPPH 法测定其抗氧化作用;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 法测定其微量元素Fe、Mn、Zn、Cu 的含量。结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 为1.563mg/mL,对沙门氏菌和巴氏菌的MIC 均为6.25mg/mL。高温、酸性环境等对抑菌作用均无明显影响。其提取物50% 抑制浓度(IC50)为0.042mg/mL。微量元素含量Fe 为880.5μg/g、Mn 为26.03μg/g、Zn 为60.9μg/g、Cu 为10.13μg/g。结论:暴马丁香茎皮有着良好的抑菌效果及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其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透骨草不同极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探讨作为天然食用抗氧化剂开发的可行性。采用ABTS、DPPH自由基及还原性反应体系,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透骨草的总提物、乙酸乙酯层、正丁醇层及水层提取物在不同浓度下的抗氧化能力。透骨草的不同极性成分对DPPH、ABTS+自由基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其中正丁醇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最强。还原性测定中,在浓度为3.2mg/mL时,正丁醇层提取物的吸光度值为2.537,表明正丁醇层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强,抗氧化作用好。DPPH法测定中,正丁醇层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7.37%。ABTS法测定中,正丁醇层提取物对ABTS+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9.56%,与同浓度Vc的清除率接近。结论:透骨草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进一步研究开发成天然食用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采收期栽培与野生无梗五加叶中总黄酮及多糖含量的变化,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无梗五加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工作为对照品,在500nm波长下测定不同采收期栽培与野生无梗五加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作为对照品,在620nm波长下测定不同采收期栽培与野生无梗五加叶中可溶性多糖和粗多...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不同NaNO3浓度下紫球藻细胞密度、生长速率及生长末期细胞内藻胆蛋白和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系统探讨不同NaNO3浓度下对紫球藻生长代谢的影响.实验表明,NaNO3添加量为0、0.1g/L时,紫球藻生长稳定期缩短,NaNO3添加量为0.4g/L~1.2g/L时,紫球藻生长速率差别很小且稳定期延长;紫球藻在不同浓度下生长稳定期含叶绿素a、藻胆蛋白的含量与藻体生长状况呈明显的正相关规律,即藻体稳细胞密度越大,累积产物总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