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轻工业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2015年广东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资料,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优化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工作提供建议。方法整理2015年广东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资料,对基本情况、食品分类、问题分类情况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5年广东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共7 536份次,返回企业修改企业标准2 802份次。其中,以特殊膳食用食品类标准返修比例最高,占57.32%(94/164),茶叶类标准返回修改比例最低,占27.55%(27/98);标准文本主要问题集中在文字错漏、原辅料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标准名称不能反映食品真实属性,以及食品添加剂使用和污染物限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结论广东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问题多,需进一步提高企业的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制修订能力,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宣贯。  相似文献   
2.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法对广东省1997年保健食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150个保健食品产品中,剂型以口服液(33.3%)、胶囊(24.7%)、片剂(16.0%)为主,含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下称药食两用品种)或中草药的保健食品占90%,产品标签合格的达到96.7%,口服液的平均产值最高,酒的平均利税最高。调查结果表明保健食品正朝着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特殊营养食品的状况邓峰张永慧蔡雪毅彭接文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510300)广东省处在改革开放前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特殊营养食品的生产发展很快,创造了极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但由于各种原因,相当部分营养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广东省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评价表》在现场评价应用中的特异度和稳定性。按照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由5名评分员用《广东省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评价表》对选定的5家餐饮业进行评分,以方差分析方法考察不同评分员使用《评价表》的差异。5名评分员对5家企业的平均评分分别为71.48、72.8、77.9、71.76、71.32,评分员间的评分结果经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组内相关系数R=0.94,说明《广东省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评价表》的可靠性较理想,较稳定。5家企业的平均得分分别为92.24、86.02、73.72、63.06、50.58,经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说明《广东省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评价表》的准确性较好,能相对准确地区分不同卫生质量水平的评价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鱼类罐头相关食品标准法规中组胺指标,为GB 7098—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罐头食品》中鱼类罐头组胺指标修订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整理分析国内外法规情况、我国水产品及其制品组胺中毒情况,统计分析广东省市售高组胺鱼类罐头中组胺含量、广东省成人居民鱼类罐头消费量数据及组胺参考限量值。结果我国的鱼类罐头(仅适用于鲐鱼、鲹鱼、沙丁鱼罐头)组胺限量标准为1 000 mg/kg,高于国际组织和国外的组胺限量标准;1998—2018年我国水产品及其制品组胺中毒报道案例共18例,引起组胺中毒食物检测含量最低为120 mg/kg,最高为3 820 mg/kg;广东省主要鱼类罐头生产地区采集鱼类罐头样品136份,组胺含量范围为未检出(ND)~488.8 mg/kg,组胺含量超过200 mg/kg的占3.7%(5/136),超过400 mg/kg的占1.5%(2/136);基于广东省成人居民鱼类罐头高消费人群(P97.5)消费量为120 g/次和无作用剂量(NOAEL,50 mg)得出鱼类罐头组胺参考限量值为417 mg/kg。结论 GB 7098—2015鱼类罐头组胺指标限量值高,测定鱼品种少,建议我国开展高组胺鱼类罐头组胺风险评估,修订该标准鱼类罐头组胺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东省沿海常见海水鱼的脂肪酸含量和甲基汞(MeHg)污染水平,定量评估摄入海水鱼对神经发育的风险-获益,为广东省海水鱼的膳食指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东省沿海地区采集20种常见海水鱼样品(共174尾),检测各种脂肪酸和MeHg的含量,并采用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提出的以智力商数(IQ)值为健康终点的风险-获益定量评估模型,评估海水鱼对神经发育的净健康效应。结果 20种海水鱼总脂肪酸含量均值为0.73~19.95 g/100 g,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0.18~5.82 g/100 g,总n-3 PUFA为135.69~2 232.74 mg/100 g,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73.61~1 334.00 mg/100 g,二十碳五烯酸(EPA)为43.76~945.67 mg/100 g,所有海水鱼样品的MeHg含量均未超过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基于广东省居民海水鱼消费量均值(100 g/周)、P97.5消费量(830 g/周)、推荐消费量(280 g/周)三种消费模式食用不同鱼种的IQ值净效应为0.5~5.7、3.8~5.6和1.3~5.7,仅在830 g/周的极端消费水平下摄入海鳗带来的MeHg暴露量超过了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1.6μg/kg BW)。结论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消费广东省沿海常见海水鱼,均能对新生儿和婴幼儿带来一定的IQ值净增长效应,但对MeHg含量相对较高的鱼种(如海鳗)需注意食用频率不宜过大。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评价的指标,构建科学、合理、准确和量化的现场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对餐饮业的食品卫生要求编制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Delphi)设计,就指标体系的每一项指标选定专家进行征询。按专家对各指标的重要性评价,赋予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按《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对餐饮业的食品卫生要求细化成3级72分项要求(评价指标),编制成初步的评价表。选定的专家按重要性分值l、3、5分对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剔除了72项三级指标要求中的19项(第一、二级指标要求只能确定权重,不能剔除),保留了53项(占73.6%);专家对整体《评价表》的重要性评价均值为3.79,其中一级指标为3.50,二级指标为3.70,三级指标为3.85,重要性较高,专家的意见集中程度较好。在评价表中“监测结果”和“粗加工”的相对标准差最高,为0.69,说明专家对这2项指标的意见协调性稍差。但就整体而言,专家对总体指标的意见是协调的,协调系数为0.34(P〉0.05),对二级指标的意见协调程度最高,协调系数为0.6l(P〉0.05),其次为一级指标,协调系数为0.51,对三级指标的协调性较低,协调系数为0.21(P〉0.05)。经两轮对专家的问卷式征询,构成了由72项指标(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12项和三级指标53项)及其相应的权重组成的、三级树状结构的《广东省餐饮业食品卫生量化评价表》。该体系对提高广东省的食物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消费者对改善性功能保健食品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消费对改善性功能保健食品的认识,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保健食品消费调查表”的调查资料,结果:65%的消费赞成改善性功能保健食品,小于40岁,接受中专/高等教育、有较高经济收的群体和各自相对应的群体比较,持赞成观点的比例高,P〈0.05。分析表明:伴随着人们观念更新、高等教育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对改善性功能保健食品的赞同会进一步提高,而加强营养保健知识宣传,严格保健食品管理  相似文献   
9.
减肥食品的减肥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减肥食品的减肥功能,我们根据卫生部颁布的《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中的要求,建立了一套人体实验方法。检测指标包括:临床症状观察、辅助诊断项目、身高、体重、围径测量、体内脂肪含量、皮下脂肪厚度、运动耐力。选择经体检合格、体重均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成年人42名,连续食用受试保健食品35d,试验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各项圩试食前、后各测试一次。试验结果表明,受试的4个类型保健食品有均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东省成年人群膳食模式与代谢综合征(MS)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2015年广东省慢病与营养监测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探讨广东省成年人群的膳食模式,并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膳食模式对MS患者的影响。结果本次因子分析得到3种膳食模式,其中现代快餐膳食模式以米类及其制品、水果、奶类、速食食品、面类及其制品、蛋类等为主要食物;高植物性膳食模式以浅色蔬菜、精炼植物油、盐、其他畜肉、淀粉/糖类、豆类等为主要食物;沿海特色膳食模式以深色蔬菜、浅色蔬菜、鱼虾类、精炼动物油、精炼植物油、猪肉为主要食物。在调整混杂因素后发现,现代快餐膳食模式是高血糖患病的危险因素[比值比(OR)=2.161,95%置信区间(95%CI)=1.173~3.981],高植物性膳食模式是MS的保护因素(OR=0.494,95%CI=0.253~0.963)。结论高植物性膳食模式食物有助于减少MS发病风险或减少MS代谢异常组分,应因地制宜地调整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预防和控制MS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